1、端午忌前往医院探病或阴气重之地
先秦时代认为农历五月(国历六月)为毒月、称作「五毒月」,而节气交替有九日、也称为「九毒日」,故此时要特别小心传染病,并落实勤洗手、忌群聚等习惯,除非真的生病,否则千万别去医院、甚至是探病,亦或是前往殡仪馆等潮湿地方。

2、禁欲不可行房
《吕氏春秋》记载中,《仲夏记》一章提及阳间人们要在五月禁欲、且务必斋戒,原因在于端午节为五毒月,此时需要内健而外顺,也就是体内要环保、气血要足,千万不要消耗元神,否则恐损气耗精、导致邪气易入侵,尤其还要吃得清淡、别杀生,最好以吃素保平安。

3、生小孩记得改日期
《史记.孟尝君列传》其历史上名人孟尝君于五月五日端午节出生,但其父当时要其母别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因此若这天一定要生,则建议出生后身份证日期换别的。

4、别前往森林和山上
五月为五毒月,此时节气会突然转变,不仅雨量增多、空气闷热,草丛树林山上也会开始出现很多虫蛇鼠蚁、导致毒虫病毒肆虐,因此要前往森林的人请务必携带雄黄,否则恐容易遭咬伤。

5、别在当天送整串肉粽
民间相传因整串肉粽有绑绳子、容易形成绳煞,这会让收到的人产生秽气,且粽绳另盛传有上吊意谓,因此端午节当天送人粽子时建议要用散装为佳。

6、端午别去海边
端午节水鬼出没、容易抓交替,因此没事记得别去海边,另以科学层面来说,端午节气也是梅雨季节,故海边恐因下雨导致溪水暴涨,容易发生水厄。

7、别乱丢平安符
事实上,端午节为不好的日子、诸事不宜,且大家容易因脾气不佳而遇到小人,毒气横行、疫情蔓延,因此不可将平安符乱丢,反而需要用平安符来保平安。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母陪20岁儿面试「全程帮回答」 雇主竟录取终极妈宝!原因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