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湾隧道是在地独特记忆,见证哈玛星市街发展,2004年登录为高雄市历史建筑。共同策展人、中山大学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馆」协同主持人李怡志表示,西子湾隧道又称「寿山洞」,1927年由海野组兴建,1928年完工,属寿山公园相关建设,是连通哈玛星与西子湾的便捷道路。
李怡志指出,二战期间日本政府于山壁增建防空壕,囤放弹药和物资。战后1950至70年代,陆续扩建附属防空设施,串起有如蚂蚁通道的避难空间。内含避难、行政、医护等旧港务局战时指挥部,以及高雄港务警察局民防管制中心办公处等规划,拥有重要战略价值,通风、排水、电力、空间分配完整,总长近400公尺,可容纳近3千人,9个出入口有2处与西子湾隧道相接,另7个与民宅社区紧密共构。
「民众可借此一探隧道秘境,感受现场历史氛围。」李怡志表示,西子湾隧道目前由中山大学维护,强化安全及照明设施,高雄市文化局也委托建筑师进行修复规划,于现地保留遗构供调查研究。
这次设计展主题是「部署寿山-西子湾隧道与全民防卫展」,展区亮点包括「有备无患」、「避灾解厄」和「全民国防」等内容。
共同策展人洪榆橙表示,「有备无患」展出紧急避难包创作,与国立凤新高中美术班合作,模拟灾难情境来学习防灾知识,引导高中生设计出对应在地传说与当代危机的避难包,展示了特殊道具与装备,如多功能的防灾用具和改良后的发明。学生纷纷设计出要避难3天,且面临战争空袭、人兽冲突、爆炸震损、干旱、水患等极端气候所需的5个方案,借由展示水、食物、衣物、工具、药品、通信和贵重物品等基本防灾用品,运用设计力,提升民众日常防灾概念。
「避灾解厄」的展场呈现5个民俗故事,展现围绕在高雄港和寿山周边的丰富历史文化、乡野奇谈和逐渐发展的传统信仰、民俗禁忌等。
洪榆橙表示,在当今防灾教育里,透过分析地名、传说、庙史和纪念碑文等「文化素材」,认识生活周遭中的灾害潜势与风险种类,对应起山崩、海啸、人兽冲突、极端气候、爆炸和空袭战争等威胁,从而面对家园、生命财产损失的危机,提早做好避难的预防工作。「全民国防」展区,则汇整当代多个单位的防灾知识,借由策展选书,提供更多天然灾害或战争发生时的救护生存知能,强化全民防卫知识。展览采预约制,可透过高雄币平台预约参观。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