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是焦虑症的一种,也是现代文明病之一。恐慌症患者会经历反复的恐慌发作,且影响生活功能。恐慌为突发的、强烈的焦虑型式,伴随以下症状:最常见是胸闷、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包括呼吸急促与吸不到气)等,症状若在10分钟内达到顶峰,之后在半小时至1小时内消退,则有可能被诊断为为恐慌发作。
由于恐慌症容易复发,患者经常担忧恐慌再度发作,影响生活功能。严重时可能会共病泛焦虑症,对所有事情都过度担心;或社交畏惧症,特别害怕人群,怕陌生环境等;导致影响日常生活。恐慌症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遗传占比约 3 至 5 成,相较于其他精神疾病(如重度忧郁症、自闭症等),恐慌症的环境与心理因素影响较大,且可控性较高;亦即控制好环境因素与心理因素,如睡眠、运动、生活作息、焦虑状态与特质等,将有较高机率掌握病情。Garmin智慧穿戴装置拥有专业全天候健康监测,能提供用户重要生理数据,如心率、血氧、睡眠监测、身体能量指数、压力侦测等。在精神科医师诊断与开立治疗计划后,配合稳定用药,将有助患者依据专业数据的辅助,修正日常作息,减缓恐慌症复发的频率。
台大生医电资所在为期3年的研究中,收集了138名恐慌症患者资料,Garmin智慧穿戴装置以心率、活动、睡眠等12项日常生理指标,透过行动APP反馈给研究团队。该研究由台湾大学生医电资所赖飞罴教授团队执行,结合台大医神观测平台(NTU Medical Genie),由恩主公医院精神科蔡昌恒医师负责研究设计、临床收案与资料分析。在研究中病患每日佩戴Garmin智慧穿戴装置,记录睡眠与运动数据。一到两周填写问卷,记录心理健康状况与压力指标,若遇发作时回报则开启APP并填写相关症状回报。
针对恐慌症可能成因及其相对应治疗方式,研究员蔡昌恒医师指出,有三分之一来自基因,可靠药物与智慧穿戴装置监测追踪;三分之一是合并特殊场合环境(惧旷症),需搭配药物与心理治疗;另三分之一则为短期压力事件影响,除药物与心理治疗外也需搭配咨商。
根据研究结果,研究员蔡昌恒医师建议患者改善方式如下:
充足睡眠:至少7至9小时
运动:爬升运动建议9层楼,多进行爬山、做阶梯运动、使用登山机
运动强度:中等至中高强度运动,每周150分钟,最高心跳率的60%到80%
研究员郭颖颖护理长拥有深度观察与访谈超过百位恐慌症患者的经验,她补充说道,智慧穿戴装置除提供生理数据的监测外,对病患来说有心理正向支持,有助他们更愿意自主养成注意自身状态与良好作息。对于恐慌症未来研究方向与治疗目标,研究员蔡昌恒医师表示,由于恐慌发作的症状相当多元,目前有许多恐慌症病患尚未寻求正确科别就诊,不仅是病患,可能许多科别的医生会无法立刻正确判断病因;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精神科专科的介入性研究,借由智慧穿戴装置辅助找出更多针对恐慌症的解答,能协助患者减少症状发作、对发作的恐惧以及避免生活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