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浩克事件:你相信吗?光是你的思想,就有可能可以创造,或阻止,下一位浩克吗?作为心理师我怎么看?】

今天回家路上看到浩克的影片
感觉心情好沈重
我尝试看完所有能看的影片
有码的、无码的
也尝试去看大家的留言
有在现场的 有在网路上吃瓜的
不看还好 看了还真的越看越沈重
很想说点什么 但又欲言又止
我觉得身为心理专业人员
我一定有什么经验被勾起了
才让我这么想说
从我的视角我会想到什么?
究竟我在乎的是什么呢?
我很在乎
有一派网友支持这个论调
「警察就是执法过当!他不应该再追打那12下,他不配当警察!」
我在乎
是因为我不支持。
我也很在乎
有一派网友支持这个观点
「警察应该以威权管理、以暴制暴,这样浩克才会记住。」
我在乎
也是因为我同样不支持这个观点。
为什么我不支持这些论调?
以及这会让我联想到什么?
我想到在学校中老师面对一个失控的学生
我想到在家庭中父母面对一个失控的孩子
他们在面对这孩子时
可能失手打了他
或是大声的怒吼他们。
我们可能会有一个论调是
「你是老师欸!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学生!」
『可是...他也这样打我欸!』
「不行啊!你为人师表!你就应该比他更有能力承载这些情绪的不舒服!」
『可是...你有看到他也打伤我了吗?』
「社会对老师的期待就是这样!你要比他更有能力!」
『…..』
就像是面对家长
「你是父母欸!你是成人欸!你应该要比他更有能力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吧?」
「你不管好自己的情绪,你怎样管理好孩子的情绪?」
就像此刻我们面对人民保母(警察)
「你是警察欸!你不应该这样!他已经停下来了,你还打他12下!」
发现了吗?
我们有时候 会忽略一件事情是
就算这个人是大人 但他也是人
只要是人我们都会有情绪
当这个人有情绪的时候
最需要的就是被同理和理解
就像是我作为咨商师
我也想要让老师或父母有能力承载孩子的情绪啊!
但如果我只是道德劝说、认知教导
「啊!你就是大人嘛!你干嘛跟他计较!」
(咨商师掰掰!我下次不会再来找你了!)
但如果我试著站在
老师或是父母的立场来理解他们我会说
面对父母
「是啊,孩子也真的伤到你了,你这么努力地养大他,当他生气又对你发脾气时,你真的好生气,他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你!」
面对老师
「是啊!你也真的是想要先制止这个孩子,才会这样抱著他,你并没有想伤害他,但有时候真的好无辜,善意没有被看见,还被指责,说你不是好老师。」
面对人民保母我会说
「是的,在那个当下你被打了,有一部分的你,确实很害怕他再失控会不会打你?所以你需要更用力来压制他,但也有一部分的你,我猜想也真的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样打你,你打的每一下,都是想让他知道,他刚刚就是这样伤到你的。(这是我看影片猜想的,警察未必这样想)」
我想强调的是
大人也是人
警察也是人
我们往往忽略一件事是说
一个人需要先被好好理解
才能有能力照顾别人
一个人需要有先被好好理解的经验
才有能力理解别人
所以面对浩克我会说
「是的,你真的当下没有买到想吃的鸡胸肉真的感觉好失望。」
「是的,也许原本只是失望,但看到警察来了,我猜有可能也让你很恐惧也很愤怒,怎么可以这样就叫警察?」
「当下我看到好像你渐渐冷静了,可以说你有在吃药,但警察一棒棒挥下来,让你感觉好痛,现在想起来也许也很生气,我已经求饶了,但他还在打我。」
(再次强调,这些都只是我看影片后揣摩我面对他,我会怎么理解他,但仍然要听他怎么说才回应)
我认为以暴制暴
只会让暴力循环
网友说:「他就是要被K一顿,才知道痛!以后就会想起这个经验!就会想到痛!就不敢了!」
是的
我认为有这种可能性
但也有别种可能性是
以后他看到警察
会勾起他这段被伤害的经验
这种经验被勾起后
通常有两种反应就是「战斗」或「逃跑」
如果他选择看到警察「逃跑」
有没有可能
警察会想要追上去
「你没事干嘛跑!给我趴下!」
又来了 再度勾起他曾经被这样打的感觉
所以他会想要保护自己
又进入与警察扭打的「战斗」模式
你有看见吗?
这就是暴力的循环
恶的循环。
如果更宏观的来看待这件事情
我觉得留言区每个人的留言
都在形塑身为社会的一份子
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怎么处理这件事?
「这个就是要打他拉!让他痛!」
「这个人就异端份子,这就是为什么要支持死刑!」
就像我在学校也会遇到特殊孩子
会听到类似这种声音
「这个同学就转学或转班就好了!不要再打扰我们上课了!」
我认为这种剔除异端的行为
只是解决当下的痛苦、愤怒
并不会解决真正的问题
他确实某部分会抑制
这些异端行为的产生
「你看喔!如果你像他这样!可是会被这样处理的...」
但有一部分也可能是因为
我们总是想透过「剔除」来解决问题
没有想过要「理解」这些人怎么了?
才创造出这么多的异端行为?
「你看!这个社会、环境、班级不会理解我!所以我要反抗!我要造反!我要让他们也经历我们的痛苦!」
(这就是电影小丑的故事)
当我们在倡导这种剔除思想
而非理解思想时
是有可能让整个大环境
存在某一种不安
这个不安「可能」会创造
更多小丑、更多无差别杀人
一开始家庭没接住要他滚
后来学校也没接住要他转学
跑到社会
就有可能有一个无辜的人
要共同承担
这个我们当初也许有机会
透过理解思想来接住的人
而且这个承担
可能是透过被伤害、甚至要以生命付出代价
然后继续倡导
「支持废死的要不要出来!」
「你看!如果你是被害家属你可以接受吗?」
说实话 真的很难接受
但也说实话
当我有这个眼界时
我真的会想的是
「那难道把他剔除掉,问题就解决了吗?」
下个结论吧
第一 我不支持 以暴制暴 因为那只会创造暴力循环。
第二 我不支持 只用道德教条 就来说警察的不是。
第三 我们往往都期待老师、父母更有能力接住孩子,但要记得他们也是人,只有在他们也被理解、被好好照顾后,才有能力做这件事,同样的警察之于犯人也是。
第四 看一件事情,可以用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剔除思想只会创造更多行为偏差的人,看似解决「当前的问题」,有可能是创造问题的帮凶,只有理解思想才有机会创造善的循环。
这就是我身为心理专业工作者的训练
当我情绪稳定也准备好时
我永远会敞开一颗心
来尝试用不同角度理解眼前这个人
而当你状态相对稳定时 你也愿意吗?

《本文章经当事人授权刊登,未经同意请勿拷贝转载》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湾老公寓像难民营?!网秀漂亮新大楼照赞「美学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