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霖教授指出,当时狮球岭、大沙湾和三沙湾等地虽部属重要砲台,但清军火砲设备维护不善,导致频繁发生故障,这在实战中造成不少问题。针对余治明询问「社寮砲台的三颗砲弹击中敌船并穿透铁甲,不过却未引爆」一事。李教授回应,是因为当时使用的是旧式实心砲弹,这类砲弹仅能造成物理穿透,不会引发爆炸。

热门新闻:国道火烧游览车!北上参加足球赛 台南32国中师生惊险逃生

节目中余治明也提到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传奇故事,当年法军封锁海峡造成清军无法运兵,刘铭传却依靠地方乡勇奋力进行抵抗,特别是来自台中雾峰和宜兰的地方领袖如林朝栋和陈辉煌等人,组织民兵在基隆抗敌。在法军攻入狮球岭时,还传出一位白发老翁显灵,用木杖击退敌军。战后,以感谢神明庇护,当地守将建立「平安宫」,并由陈辉煌捐赠的香炉成为庙中的百年珍品,至今仍供人瞻仰。平安宫也成为基隆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土地公庙。

李其霖教授表示,清法战争对台湾影响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场战争不仅激发全岛军民的抵抗意志,更彰显了基隆人在艰苦环境下的坚毅与勇敢。李教授接著指出,他曾亲赴当年的战场所在地考察,发现当地山区环境极其恶劣,令人难以想像当时士兵是如何在此地坚守数月之久。此外,这场战役也使清政府重新评估台湾的战略位置,最终将台湾升格建省,进一步加强对台建设与治理。

最后余治明提到,即使在140年后的现在,基隆人在每年的中元节仍然会在法国公墓举行仪式,使用红酒、威士忌和法国面包等,以此祭拜在当地战死的法国士兵。这一传统不仅是对过往战争岁月的反思,也是对那些远离家乡而战死异乡的士兵的一种尊重与纪念,展现基隆人的深厚人情味与包容心。

主持人余治明回到狮球岭平安宫,访问陈姓庙公显灵一事。市府提供
主持人余治明回到狮球岭平安宫,访问陈姓庙公显灵一事。市府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西港刈香」热闹滚滚!旗牌官骑马巡境别开生面 返乡竖旗吸信众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