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昌日前接受范琪斐专访,讨论国会扩权法案内容,但黄国昌事后抱怨,2个半小时的访谈被剪成1个半小时,还剪掉他骂民进党的内容,范琪斐事后上传「一刀未剪版影片」反击,双方隔空开战。

吴静怡在脸书上指出,民众党第一时间直指行政院长卓荣泰「造谣」,接著又攻击媒体人范琪斐为侧翼,从柯文哲开始这样的文化从来没有变过,面对不一样的声音就大肆批评,甚至指责都是被民进党给资讯作战了,这样强势心态,她提出6点分析:

1、被看破手脚,就转移焦点:
指责对方为侧翼可以容易的转移公众对实际「国会扩权」争议的关注,避免讨论那些对自己不利或需要解决的困难。
2、民调骤降,先巩固支持者:
这种策略可以极快强化仅存支持者的团结,将不同意见者塑造成共同敌人,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即便跳脱不了同温层,也无法挽回中间选民信任度。
3、尽可能削弱对手的可信度:
透过贴标签和指责,削弱自己以外任何人的公信力,刻意让自己以外的观点被视为带有偏见或政治动机,而非基于事实和理性的讨论。
5、简化复杂问题转为政党战:
将问题归因于媒体、民进党,可以简化复杂的社会和理性的法治问题,使其更容易被固定支持者理解和接受,尽管这种简化可能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6、采取网军侧翼策略性攻击:
在政治竞争中,攻击对手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在网路舆论中占据上风,压制异议声音,从而保持自身的政治优势,但青鸟行动年龄层较低,参与者政治属性属于中性,透过传统网路舆论战反而产生巨大反效果。

吴静怡表示,综合以上的几点分析,政治人物若想跨越同温层,应该要面对群众沟通,而不是只擅长自己选择的麦克风,不应该总是在舒适圈的媒体面前抱怨,并强调:「这就如同巨婴,离开不了妈妈的子宫」。

吴静怡认为,范琪斐的讨论度因为黄国昌的关系变很高,反而让辛苦到花莲骑脚踏车的柯文哲完全没有任何声量,有人以为自己骑脚踏车是直播流量密码,事实上,「可怜的柯文哲」没有假流量都难长久保持破两千人。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7日于花莲环骑。翻摄柯文哲脸书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7日于花莲环骑。翻摄柯文哲脸书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长发正妹逛北车地下街惨遭「咸猪手摸乳」!轮椅色狼恶行全都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