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问题日益严重,台湾妇产科医学会秘书长黄建霈表示「每一位愿意怀胎的孕产妇、每一个新生儿都弥足珍贵」,但台湾早产率持续居高不下,每10位新生儿中有1位是不足三十七周活产早产儿,发生率更是高于全球与亚洲平均,而早产也被认为是造成小于5岁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头号原因。台湾母胎医学会理事长萧胜文指出,在降低早产率与相关新生儿并发症上,预防并延迟迫切早产的治疗(俗称安胎)是关键之一。台湾周产期医学会詹德富理事长忧心表示,台湾多数民众虽有安胎意识,却对安胎治疗的安全风险认知不足,而临床第一线治疗亦有优化空间。为此,三大妇产科相关医学会联合举办记者会,公布最新「安胎治疗建议」,呼吁医界与高风险孕产妇注重安胎议题,关心安胎药物的使用安全性,共同保障母婴健康双平安。

晚育世代慎防早产危机! 高龄与孕期患有并发症的孕妇要注意

晚育成现代趋势,112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龄为32.44岁,然而34岁以上怀孕就算高龄产妇。美国妇产科医学会指出女性生育年龄增加,并发症风险随之上升。自110年起,台湾每年每3位产妇就有1位是高龄产子;国内外研究皆指出,每6位孕妇就有1位罹患妊娠糖尿病;有10%的孕妇在孕期间会合并各种高血压疾患。詹德富医师指出,怀孕时孕妇心肺压力本身就大,高龄与孕期患有并发症的孕妇将一旦面临早产风险与相关治疗,恐有较高的安全性问题须重视。

所谓早产是指怀孕周数满 20 周,但未满 37 周之生产。分为自发性、破水及医源性早产,当中医源性早产通常是孕妇身体出状况,如罹患子癫前症、妊娠糖尿病、肾脏疾病或高龄、多胞胎导致,近年医源性诱发的早产比例有逐年升高趋势,黄建霈医师提醒,一旦孕期出现早产征兆或早发性子宫收缩,就要就医,谨慎进行安胎照护与治疗,以延长怀孕周数,为胎儿争取更多时间待在妈妈子宫内发育成熟,提升存活率,降低严重并发症、死亡率与早产后遗症的发生。

建立安胎治疗新观念! 安胎药物副作用越低母胎更安全

詹德富医师分享,目前核可用于预防与延迟早产(安胎)的治疗药物有两类。一种为乙型受体促效剂(β-agonists),因其成份是类似瘦肉精的交感神经兴奋剂,可抑制子宫的收缩及强度,但是同时也作用于支气管与血管,导致副作用发生率高,临床研究指出孕妇使用乙型受体促效剂(β-agonists)后约有75.5%出现心搏过速、约15.6%会出现心悸,以及胸闷、胸痛、头晕、全身无力、呼吸困难等不适感,也有机会发生致命的急性肺水肿;黄建霈医师补充,学会也于2020年陆续发布公告,提出慎用该类药物的注意事项,以免引起并发症的风险并危及生命。

萧胜文医师表示,若孕妇属于高龄、孕前肥胖、甲状腺异常及妊娠相关疾病等高危险族群,使用乙型受体促效剂恐弊大于利。且该类药物早在2013年被欧盟禁用、英国等欧洲各国也不建议使用;美国更因副作用发生率过高而建议减少使用该药物,显见欧美各国很早就意识到安胎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所幸另一种安胎药物催产素受体拮抗剂,健保已于近年纳入给付,其仅针对催产素受体作用,精准抑制子宫收缩的专一性较高,临床研究显示其心血管作用发生率仅约8.3%、严重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且耐受性佳,能更好地同时确保孕妇安胎的安全性,是一大福音。

母胎皆「药」均安! 三大学会携手呼吁:医病共同重视安全安胎

为提升对于安胎治疗预防早产的认识,并提供孕妇安心安胎的治疗环境,三大妇产科相关医学会共同发布「安胎治疗建议」,期望唤起各界对母胎均安的安胎安全的重视:

⬛ 建议一:安胎治疗观念「药」接轨国际

世界卫生组织对早产的建议指出,催产素受体拮抗剂对于不足28周早产个案中,协助延迟妊娠的表现为所有类型安胎药物最佳;而欧洲多国更建议第一线优先使用催产素受体拮抗剂,有鉴于此,鼓励台湾临床第一线应用拉高标准与国际治疗趋势接轨,共创孕产友善环境。

⬛ 建议二:十大高风险孕妇「药」注意

十大高风险群孕妇面对安胎治疗安全性要多加留意与谨慎,包含高龄孕妇、怀有多胞胎、孕前或孕期患有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肺部功能异常或气喘、肾功能异常、自体免疫疾病、孕前肥胖(BMI≥30)、电解质失调,主动咨询医师,是否有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避免发生严重副作用。

⬛ 建议三:安全安胎「药」把握黄金48小时

住院安胎治疗目的是在争取至少48小时的时间给予药物以促进胎儿肺泡成熟,降低早产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候群,而其对出生后的胎儿的呼吸有所助益,降低并发症、增加存活率。现在已有安全性较高的催产素受体拮抗剂已经健保给付,若符合适应症,高风险群孕妇可以第一线采用有效且更安全的治疗模式,医病都应该更进一步同时重视孕妇接受安胎治疗过程的安全,同时提升母胎安全与降低副作用风险。

十大高风险群孕妇安胎「药」注意」! 认识安胎用药安全超前部属

晚婚晚育、生育率低的情形下,胎儿存活更显珍贵,黄建霈医师提醒,高龄与孕期患有并发症的孕妇生产已不容易,不应该让孕妇与胎儿在孕期过程中存在更多风险,此外,早产也会对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照护与经济压力,早产儿的医疗费用是足月婴儿的10倍以上,甚至1岁前死亡率也会相对提高。在母婴安全都同等重要的前提下,詹德富医师呼吁所有产科医师携手正视降低安胎治疗副作用等风险,共同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萧胜文也建议孕妇及其伴侣在孕期中认识怀孕中存在可能的风险,并积极认识安胎的概念及风险与药物安全性,特别是符合「十安风险」的十大高风险孕妇应及早认识最新安胎治疗观念,为宝贝和自己的健康做好万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