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若学龄儿童常让老师抱怨孩子上课疲倦、喝水又喊口渴、一直上厕所,小心别误下判断,认为是孩子逃避上课!台湾基层糖尿病协会理事长李洮俊医师提醒,这可能是因罹患第一型糖尿病,身体缺乏胰岛素,无法有效调节血糖,孩子正在经历高血糖时的症状!由于第一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多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前后(10~19岁),医师提醒若有上述症状,再加上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就要提高警觉、尽快就医检查。

每年约有近500名患者确诊为第一型糖尿病,终身得靠胰岛素治疗,照护上需注意行动、饮食、治疗是否会导致低血糖而危及生命,让许多家庭措手不及,也很需要学校、安亲班等师长、同学的支持。李洮俊医师就分享,曾有学校因为担心照护资源不足,而拒绝第一型糖尿病的学童入学。致力于糖尿病校园卫教活动的爱胰协会常务理事刘苑菁护理师分享:「例如,这些孩子在上课时发生低血糖需要立即进食被误以为偷吃东西、使用数位设备监测记录血糖却被认为有特权携带手机,或注射胰岛素时被误认在注射毒品,甚至以为糖尿病会传染等。这些偏见可能让孩子在校园中不敢公开病情,进而影响他们的血糖控制与健康管理。」因此爱胰协会从2019年与台湾诺和诺德药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校园讲座,提升友善环境。「有小糖友回馈,活动后同学们不再投以异样眼光,能够自在地在学校测量血糖和注射胰岛素,若有低血糖等状况也能获得即时协助。」

今年世界糖尿病前夕,台湾基层糖尿病协会与爱胰协会联手,邀请日本模范糖友以及医师至台中市大里区立新国民小学解说疾病及照护。模范糖友大村咏一为前日本国家有氧体操选手代表,4岁开始接触有氧体操,8岁时发现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一度因为饮食以及治疗影响他的体操表现,但在持续努力下,于2002、2003年的有氧运动竞技青年组取得世界冠军,退役后积极参与推广去污名化活动。他分享道,自己小时候会躲起来打针,不想解释自己的疾病,怕被同学可怜,但在老师的鼓励下在一次作文中分享,没想到意外的获得许多同学的帮助,甚至还有朋友帮他创作绘本让大家认识一型糖尿病。大村也鼓励在场糖友同学,不要因生病而变弱,反而应该因病而更坚强,在持续治疗的同时更为努力!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内科部部长杨宜瑱医师提醒师生,「发现有异状,例如糖友脸色苍白、意识混乱、口齿不清 、精神恍惚等需尽快通知师长及校护,补充糖份或给予升糖素等紧急协助,但其实第一型糖友透过胰岛素治疗以及血糖监测,也能很健康自在的生活,无须给予过度关注或限制糖友的生活或运动。」

立新国民小学校长蔡添元表示,学校也有在学的糖友,很开心能与协会合作提高疾病认识,学校安排在学的糖友家长入校参与这次活动,向大村学习交流。「学校重视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活动不仅提升师生的健康知识,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和支持不同健康需求的同学,创造师生安全、温馨与和谐的学习环境。」李洮俊医师则补充,国健署有发行”学校糖尿病照护参考手册”供师长、校护参考,再搭配校园的卫教活动,定能改善小糖友的校园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