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引用富国银行一篇名为《中国崛起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时间将被推迟》的报告,指出中国出生率下滑、劳动力减少、房地产业身陷危机难以解决、通货紧缩、企业债务高涨、消费疲软等负面因素,都是造成经济难以成长的阻碍。

富国银行向来对中国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报告中还提到,中国经济政策整体方向不明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中国成为脱钩对象,许多世界经济体开始「去风险化」,将供应链的核心从中国转移,中国已不再是全球投资者的首选。

富国银行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的表现实在糟糕,比原本的悲观预测还要更差。包括在武汉肺炎后经济复苏力道弱、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俄乌冲突及以哈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结构性失衡恶化程度,都超出了原先的估计。

这些挑战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造成中国可能达到通缩的程度。截至去年11月,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减0.5%,低于中国2%的长期平均通膨率。

富国银行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国内生产毛额(GDP)以两位数成长的年代、甚至每年成长6%的目标已不在,但认为中国仍有机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1大经济体。

2022年富国银行经济学家曾发布过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32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近期这篇最新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恶化拖累经济成长,已经超越原先的预估,且冲击比预期中出现更早。

富国银行表示,中国整体经济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约在2042年才有可能实现,比先前的预估晚了10年。根据富国银行经济学家的计算,中国经济在今年和明年的成长率分别为4.5%和4.3%。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东元电机双主题参展 推食品业「全温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