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呼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政府根据消费特征,发展出多种特色新型消费城市来拉动内需市场,例如新技术引领型(数字文旅-深圳、智慧城市-南京)、新体验驱动型(冰雪消费-哈尔滨、特色餐饮-湽博、天水、赛事消费-杭州、成都)、IP打造型(文化IP-大理、传统IP-西安)、以及ESG型(低碳消费-杭州、绿色产品消费-呼和浩特)等。特色城市的商机也带来民间投资的热度,而政府补贴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两岸商务与税务服务会计师徐丞毅表示,政府补贴一般包括对企业的无偿拨款、财政返还、财政贴息,以及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等形式。这些补助一定程度可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但企业在取得与使用补贴的过程中涉及复杂的税务与帐务处理,因此台商须对其处理原则有一定认知,以免疏忽补税。

举例来说,某成衣制造商接到当地街道办邀请设立观光工厂,政府允诺3年免费使用该市特A地段的场域,并分5年给予装潢补贴500万人民币,以打造当地文化特色。该台商认为其投入成本不用高,可替自有品牌打免费广告,因此欣然接受。殊不知是帐务处理恶梦的开始。

徐丞毅表示,企业取得政府部门财政性资金原则上是应税收入。除非同时符合专款专用、独立列帐核算等要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且专款所用的费用,或设备的折旧、摊提不能在税前扣除,才能享不征税收入的优惠。然而须注意,由于收入与支出均不征税,财税上容易出现差异,申报稍有不甚则需追溯更正,补缴税款。

此外,即便均纳入应税收入,财务与税务的收入认列时点也有差异。徐丞毅补充,自税务角度,政府补助是基于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服务的数量、金额者,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其他情况都以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然而,自会计角度,主要是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来核算确认政府补助收入。两者形成的暂行性差异均需有良好的纪录。

徐丞强调中国大陆商业模式迭代快速,后勤财会处理若无法跟上脚步,容易产生隐性税务地雷。建议随时更新财税新知,培养商业环境中税务风险的敏锐度,方能做好相关的税务治理。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水泥产业将进入转型时代 亚泥董座徐旭东:对水泥市况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