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题为「印太地区与印度台湾关系」的研讨会,是由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中华民国驻印度代表处共同举办。

印度前外交部次长席保(Kanwal Sibal)在主题演说中指出,20国集团(G20)领袖峰会登场前夕,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先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会议,美国开例之后,澳洲总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及多名西方阵营领导人,也先后与习近平会谈。

他说,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因印中边界争议尚未解决,而未与习近平会唔,虽然两人在峰会欢迎晚宴上短暂握手致意,但那也只是因为印度接任G20轮值主席国,将来两国将有很多互动。

席保认为,虽然美国正对中国施行科技阻绝,但从整体贸易数字来看,美国经济很难与中国脱钩,如今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缓和,两国贸易额可能进一步飙升,日本、澳洲是否会赌上经济前景与中国脱钩,有待观察。

他说,根据「四方安全对话」(Quad)另外3国对中国的态度,印度与台湾应预想未来的安全情势变化,并检视如何在印太区域的大框架之下,深化彼此关系,例如进行海岸防卫队培训、国会议员互访,以及增加经贸往来。

席保也提到,美国已认定中国为最主要的对手,中国急于突破第一岛链,拿下台湾就可避免与日本爆发直接冲突,因此不可轻忽中国对台湾的意图。

他并警告,美国若在台湾议题上采取「战略模糊」立场,中国势将模糊应对,这将升高局势的「不确定性」;美国底线不明,印度也很难在台湾议题上作「更前进」的表态。

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东南亚国家协会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指出,基于国际政经局势的改变,经贸关系也应纳入经济安全、经济韧性、供应链风险分散等考量。

徐遵慈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政府应更积极、有系统地引进台湾半导体、电子、石化、纺织及制鞋等厂商,以形成聚落与供应链,具体做法可以包括尽快洽签台印度自由贸易协定。

国防安全研究院代副执行长沈明室认为,中国在台湾海峡、南海等议题尚未解决之前,不至冒然在中印度边界发动战争,目前对印度仍倾向采取「切香肠」战略。

他提醒印度慎防中国分化印度与美国的关系,也提及台湾在半导体及晶片发展、华语训练及解放军研究、资讯科技日常应用、关键设施保护,以及农业技术援助等方面,都能协助印度。

这场研讨会由尼赫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谢钢(Srikanth Kondapalli)主持,驻印度副代表陈牧民、多名馆员、来自台湾的研究员,以及印度学者、智库专家以及退休军官实体与会。

壹苹大选互动网 ★快点来看!11/26九合一大选最新开票动态拢底加

壹苹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议员促打破一中 推动NASA与台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