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8日在一个线上新年论坛,作出上述表示。

张文宏解释,每种传染病都有从大爆发逐渐进入地方性流行的过程,整体发病率也会进入相对低的水平。他说,中国在前期对COVID-19进行了有效管控,所以进入大流行、再到地方性流行的时间点相比其他国家是延后。

他指出,中国目前正处于大流行的高峰,有些地方高峰刚过,有些地方高峰刚来,最终都要进入地方性流行。宣布COVID-19进入乙类传染病及乙类管理,是为地方性流行做准备,也确认了COVID-19的流行率会逐次下降。

张文宏还表示,COVID-19改为乙类管理也意味著感染人数会大幅增加,如果医疗力量全部放在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患者无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初步处理,就会涌到二级、三级医院,势必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

张文宏认为,在应对Omicron上,新加坡的抗疫策略远远优于美国。新加坡大多数老人在Delta变异株流行期间完成了3剂疫苗接种,因此从Omicron开始,新加坡的病死率就非常低,接种过疫苗的人只有0.02%病亡,

张文宏说,「这意味著,对于大规模的传染病,我们在医疗管理、医疗资源分布方面具有极大的探索空间」。

中国疫情仍处于高峰,张文宏这番说法引发中国网民热议。一名网友忍不住发文:「突然想起张文宏以前说了好几次疫情拐点,也不知道现在拐到啥地方了,怎么还有勇气继续说会成为流行性疾病,说这种假大空的还不如说说没买到药的朋友应该怎么面对疫情,如何解决燃眉之急。」

也有人以预言口吻批评:「下半年,新冠变成『阶级病,有钱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中国幅员广大,同样是乡下农村,沿海省份与大西部的资源并非同样水准。微博有网友发文直言:「大城市对疫情防控持放开态度,小县城对疫情防控还是比较谨慎。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和西部比较贫穷的地方,差距就更明显了。两边的医疗资源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整个江苏、浙江等地的农村生活水平,要比西部那些落后农村地方,领先至少20年以上。同样的病,在江苏农村那边还有的看,在西部那些比较穷的地方,基本上就只能在那等了。」(综合中央社、外电报导)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JN.1成中国「优势流行株」 春节人潮跨区域流动、疫情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