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20日举行2023年第1季的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综合中国媒体报导,人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会中坦言,疫情造成的「伤痕效应」尚未完全消退,民间消费的意愿,特别是大宗消费需求的回升仍需要时间。据第1季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约有23.2%的民众倾向于更多的消费,这个数字低于疫情前的27%。

他并称,基期效应也对消费复苏造成影响,去年3月国际油价暴涨加上中国国内鲜菜价格上涨,拉高了比较基期。

中国人行官员表示,中长期看来,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膨的基础;图为北京一施工中的地铁站。路透社
中国人行官员表示,中长期看来,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膨的基础;图为北京一施工中的地铁站。路透社

对于外界提及中国存在通货紧缩风险,邹澜则称,中国经济总供需情形基本维持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中长期看来,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膨的基础。

他说,对通缩要合理看待,在通缩的情形下,一般具有物价水准持续负成长、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的特征,而且常伴随经济衰退。当前中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与通缩有明显区别。

邹澜说:「随著金融支持效果进一步显现,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下半年物价涨幅可能逐步回归至往年均值水平,全年CPI呈U型走势。」

他表示,人行下一阶段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将更多金融资源引导至民营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继续支持粮食、能源等民生物资保供稳价,关注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形、海外高通膨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中央社)

中国人民银行。资料照片
中国人民银行。资料照片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135元就能吃到饱!中国「穷鬼套餐」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