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年轻人流行Gap Year,完成学业后不急于升学或工作,在空档年寻求自己感兴趣的生活体验,透过旅行、打工、担任志工等活动探索自我,寻求人生目标。

但是,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没有这样的机会。

澳洲广播公司(ABC)中文网报导,23岁刚大学毕业的李布果(Buguo Li)说:「在Gap Year中,父母总是叫我工作怎么办?」她和父母居住在广州。

李布果去年拿到了理想院校的录取通知,距离开学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她想用这段时间来作为自己的Gap Year。

欧美年轻人流行Gap Year在中国却会令年轻人焦虑;图为上海复旦大学16日举办毕业典礼。新华社
欧美年轻人流行Gap Year在中国却会令年轻人焦虑;图为上海复旦大学16日举办毕业典礼。新华社

「我从小就是被爸爸妈妈逼著学习,逼著练琴,就很多事情是他们一步一步推著我去做的。」李布果说,她想用Gap Year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新的爱好。但是她的父母更想催促她在这段时间找一份工作。

李布果在Gap Year初期也曾因为同龄人的生活状态而产生巨大的焦虑。「看到同学们上班赚钱我就焦虑」。另外还有一些同龄人,他们都有大厂实习的经验,所以她就比较著急,也深深陷入了自我怀疑和否定。

在各种因素的催促下,李布果试著做了一段时期的实习,但是众多的工作任务和超长的工作时间使她身心俱疲,随后不得不辞掉了这份实习。

有大学生表示,空档中看到同侪上班会有巨大压力;图为重庆西南大学艺术团的毕业生,于毕业典礼上表演。新华社
有大学生表示,空档中看到同侪上班会有巨大压力;图为重庆西南大学艺术团的毕业生,于毕业典礼上表演。新华社

像李布果这样在工作中面临巨大压力的年轻人,在社群平台发明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Gap Day。

据界面新闻报导,Gap Day的说法最初出现于社群小红书的一位博主的学习分享笔记,她将自己从下午5时10分开始休息的这一天称作Gap Day。此后,这一略带自嘲的说法不断传播,蔚为潮流。

中国社群平台相继出现了「Gap Day,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Gap」、「无法拥有Gap Year,那就给自己一个Gap Day」等表述。有人认为这反映了人们无处安放的焦虑,也有人指责这种「自嘲」抹杀了休息的正当性。

年轻人的Gap Day有无奈、自嘲味道;图为上海华东师范本月20日毕业典礼。新华社
年轻人的Gap Day有无奈、自嘲味道;图为上海华东师范本月20日毕业典礼。新华社

今天在微博搜寻Gap Day,瞬间跳出许多年轻人的相关贴文,他们大多分享自己终于可以抽出一天空档去微旅行、喝咖啡或是大吃大喝。一些网友无奈表示,端午假期只有一天可以Gap。

去年毕业季,「中国人没有真正的Gap Year」登上了热搜。当时网友们感慨,中国人没有真正的空档年,只有考研、考公等道路可供奋斗,人们期待闲暇时刻,却又不敢停下。

在这种情况下,Gap Day的出现更显无奈,它将原本以年为单位的时间缩短到一天,原本象征的「寻求自我」变成了喘一口气、休息一下的妥协,似乎在说:「如今我们只要拥有一个Gap Day,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Gap Day反映中国年轻人对于休息的焦虑;图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17日举办毕业典礼。新华社
Gap Day反映中国年轻人对于休息的焦虑;图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17日举办毕业典礼。新华社

报导指出,在Gap Day之前,霸占中国社群平台的热词一度是「躺平」或「摆烂」。如果说「躺平」还具有一丝反抗意味,直指某种试图退出无意义的竞争、回归自我的姿态,那么Gap Day似乎暗含著向繁忙劳苦「缴械投降」的态度。

报导形容,在随时可能被抛下的竞争中,毫无心理负担的「躺」可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因此,Gap Day的出现并不奇怪,不过是沿著这一脉络而来的戏谑之语,反映出的是人们在飘忽不定的生活中对于休息的焦虑。

「什么时候才能心安理得的gap一下……别说gap year了,感觉gap day在中国人心里都是一种罪恶」,一名中国年轻人今天在微博提出了发问。(中央社)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中国「双减」禁学生补习 31岁教育业青年失业拒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