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保健品出问题,使得民众有各种猜测。有人回想,「啊,我刚去世的爷爷似乎有吃这款保健品」、「我吃的糖果好像也有红曲成分,会不会有问题啊?」类似的恐慌逐渐蔓延。

小林制药红曲保健食品案截至今天上午死亡案例增至4人。一名住院男性表示,他在服用保健品大约2个月后住院,甚至接受了手术治疗。完全没想过是保健品出了问题。

每日放送(MBS)报导,这名40多岁上班族去年夏天接受职场健康检查,发现有肥胖倾向需要复检。他回家后买了2包60粒装的「红曲胆固醇颗粒」(红麹コレステヘルプ)。当时他没有丝毫顾虑,心想「小林制药这么有名,没有问题的。」

他按照指示每天服用3粒,但尿液颜色开始变深,然后出现排尿困难、激烈腹痛等症状。他过去从未有过泌尿系统方面的问题。尽管不清楚尿液颜色改变和腹痛的原因,但他依旧把2包保健品吃完。

去年9月,他开始往返医院,10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大约1周后出院。但在那之后,他的肾脏数值依旧没有恢复正常,目前无法完全恢复正常上班,继续在家工作。

他表示,「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是惊呆了。要是我没有吃保健品,就不会住院或手术。」

小林制药高层22日在记者会上鞠躬道歉。美联社
小林制药高层22日在记者会上鞠躬道歉。美联社

小林制药宣布回收产品后,设置了咨询专线。这名男性看到新闻后与公司联络,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他说明自己的健康情况后,对方问他说:「你有包装的编号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没办法回应。」当时他早已把包装和收据都丢掉了,因此谈话没有进展。

这名男性受访时强烈呼吁,「即使没有编号,(小林制药)也应该好好调查、采取对应措施」。

和这名男子一样,有许多民众在看到报导后开始自我检视,也因此出现愈来愈多的「受害者」。目前的死者当中,有一人在3年内吃了35包「红曲胆固醇颗粒」。

随著受害人数增加,小林制药的反应太慢也受到批判。

日本富士电视台新闻网(FNN)报导,小林制药自1月中旬开始收到来自医师的通报,之后入院病例不断增加,小林制药社长小林章浩在2月6日收到报告。

他在记者会上回忆,「我大约是在2月6日听说的,那时已经做好要召回的心理准备」。

事实上,小林会有「心理准备」也是合理。日本内阁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早在2014年就警告红曲有「健康安全疑虑」,因为在欧洲曾有服用红曲保健品而出现健康问题的案例。换句话说,有民众服用红曲保健品而入院,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晴天霹雳,不如说是「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不过,从小林制药高层2月6日做好心理准备,到公司3月22日宣布回收,中间耗费了超过1个半月,以1天3粒摄取量计算,足以让不知情的民众吃下100多粒问题保健品。公司也在直到发布之前,才与大阪市保健所及消费者厅进行咨询。

为什么要花上这么久时间,小林制药对此解释是因为「人力不足」。

小林制药信赖性保证本部长渡边纯在记者会上表示:「由于调查人员有限,我们无法确定这些症状是由该产品引起的。」

消费者自然无法接受这种解释。

小林制药回收旗下含红曲成分相关产品。翻摄自小林制药官方X社群
小林制药回收旗下含红曲成分相关产品。翻摄自小林制药官方X社群

对此,日本记者洼田顺生分析,依他过去与日本有过「健康危害」的企业交手经验,延迟回收产品的原因在于,企业以为「危机管理就是要确认事实、搞清楚事发原因」。他们太执著于这一点,除非确认事实、查出原因,否则没办法进行下一步。这使得各企业在发现问题后,会花上1到2个月进行「调查」,然后才宣布自主召回。就像这次的小林制药。

企业内部的不同意见,也使得「应该早点对外公布」的声音受到打压。有人主张「为避免损害扩大,应早点公布」;有人反对,认为「这么做会造成混乱」。

总结小林制药这次回收动作迟缓的原因,大致为以下4点。

第一,如果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搞清楚原因,可能会让大众认为「这家企业的其他产品也有问题」,会影响企业信用。

第二,向政府和监管机关说明召回原因时,不能说「我还不知道」。

第三,自主回收之后,员工要站在第一线致歉,同样不能说「我什么都不知道」,像是没带武器就上战场。

第四,社长出面召开记者会,宣布自主回收时,也不能说「现阶段还不清楚」,反而会造成社会大众不安。(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酒店妹染爱滋担心散播寻芳客 检验者暴增!防治中心宣布:随到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