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卫生局指出,依据卫生福利部统计处109年度全民健康保险医疗统计年报显示,台湾约有15万人被诊断为思觉失调症。

美国印第安纳州精神科心理健康执业护理师布鲁克肯普夫(Brooke Kempf)表示,人们普遍缺乏对思觉失调症的了解。可能看到某人出现幻觉,就认定这就是思觉失调症,但实际上这种疾病并非如此单纯。布鲁克肯普夫补充世界思觉失调症觉醒日的意义:「让人们认识到思觉失调症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这一点很重要。」以下他列出5个大家对这个疾病的迷思与误解。

迷思一为患者有暴力倾向。布鲁克肯普夫说,最大和「最有害」的迷思是认为思觉失调症患者很「可怕」或很「暴力」。「长期以来,人们都将行为古怪、令人困惑或令人恐惧的电视或电影角色与思觉失调症混为一谈。」「然而,我们必须了解到,这些都是虚构的、戏剧化的情况。思觉失调症的诊断与我们在萤幕上看到的剧情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当患者服用药物控制病症时,布鲁克肯普夫指出「你可能不知道他们患有此疾病。」「很多我认识的思觉失调症患者都是善良、有爱心的人。他们更有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

迷思二为思觉失调症患者俱有多重人格。布鲁克肯普夫指出,因为schizophrenia(思觉失调症原文)这个字的原意是「分裂的思想」。「但思觉失调症患者并不是人格分裂」 「当他们病发时,他们可能会显示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但这并不是人格分裂。」

迷思三为思觉失调症患者都是智力不佳的。布鲁克肯普夫认为,这种假设是完全错误的。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并继续恶化,患者的大脑将失去灰质,他们的认知功能可能会下降。「但这并不意味著他们不聪明。」布鲁克肯普夫说,早期诊断和介入可以帮助预防这种情况,并特别指出「我曾经和非常成功的人一起工作,他们也恰好患有精神分裂症」。

迷思四为思觉失调症的症状一定只是幻觉和妄想。布鲁克肯普夫指出,思觉失调症的症状有分「阳性」和「阴性」。「妄想和幻觉,以及行为和思想的变化,都被认为是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则是指人们对周遭的世界失去兴趣、退缩、或对日常社交互动不感兴趣。「所以有时思觉失调症患者会被贴上『懒惰』的标签。」布鲁克肯普夫强调「但这与懒惰无关,这不是患者自己能决定的事,是患者的大脑会自动将某些事视为不重要。」

迷思五为思觉失调症患者,需长期或终身住院治疗。布鲁克肯普夫表示,患有「急性」思觉失调症状的人需要住院,但通常时间很短。「平均住院时间可能约为5天。」布鲁克肯普夫指出,现今,医疗保健的目标是为思觉失调症患者,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以便他们能够独立生活。这意味著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和住房机会,以确保他们拥有负担得起且安全的居住场所。

布鲁克肯普夫最后表示:「我们都可以帮助消除这些误解、促进同理心、和减少对患者莫须有的羞辱,我们都可以在各方面尽一份心力。」

【推荐新闻】:家暴K老婆头「武器竟是香蕉皮」 丈夫质疑警察:这也算暴力吗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小艇放气、抛海喂鱼」 希腊海巡狠招对付偷渡客!数十人惨死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