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豪表示,从「进补的必要性」来看,早期人们的工作性质以劳力为主,需耗用很多能量,而且当时的物资较缺乏,因此人们需要在特定的节庆,或是节气变化较剧烈的时候,适当的补充动物性蛋白,但是以当今人们的生活型态,大多为非劳力型工作,而且日常生活往往是「热量获取过剩」而无不足,因此是否需要再额外进补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动物性食物多属肥厚油腻,多食易导致身体「生热」、「生痰」、「生湿」,增加罹患慢性病的危险,因此王健豪鼓励大家,多食用蔬食代替肉食。实际的作用为促进肠胃道的健康运作,达到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所以,也可以称之为「蔬食进补」。

 

本著药食同源的观念,日常的食物也有寒热温凉平的分类,因此使用植物性食物应避免经常性食用寒凉类与温热性蔬果,可以多食用平性的食物,或是饮食多样化,不要长期食用单一种类食物,便可以减少食物的偏性,影响人体的气血平衡。

王健豪提醒,台湾的气候夏季湿热,许多人经过一整个夏天,食用了大量的冰品冷饮,导致脾胃虚寒,秋冬时如果依旧食用肥厚油腻的补品,消化系统往往无法运化这些肥甘厚味之品,日久为健康埋下不可知的危害,因此提倡蔬食进补。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壹苹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徐榛蔚、黄敏惠合体扫街 吁守住花莲、嘉义微笑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