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卫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文祥指出,人体正常酸碱值恒定于7.35至7.45之间,太高则属于「碱中毒」,反之则是「酸中毒」,癌细胞在不断分裂生长,会造成缺氧、营养不足等压力环境,癌细胞因此转走「瓦氏效应」后,产生乳酸与氢离子,则使周边小范围区域呈现较低的酸碱值,尤其离微血管越远的癌细胞越易缺氧,更容易使周遭环境变酸不利于一般细胞与癌细胞生存。

张文祥进一步解释,这样的环境对癌细胞来说是非常恶劣,癌细胞面临这样的环境有两个可能选择,一是像动物一样逃离恶劣环境,直接进行转移、二是原地适应环境,目前观察来看,癌细胞走的都是第二条路、原地进行适应,推测可能是因为癌细胞此时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移动,还是要要经历适应,调养生息后才能够转移,如果癌细胞此时就能够移动,治疗上会更困难。

针对癌细胞适应酸性环境的过程,张文祥说,以往癌细胞培养都是在酸碱值7.4至7.6之间、温度37度下进行,本次以胰脏癌细胞为模拟平台 ,分为酸碱值6.7、7.4各一组,并考量癌细胞需要足够的时间适应酸性环境压力,在2到3周、5到6个月,11到13个月检验一次,而酸碱值6.7环境的癌细胞在2到3周时,会出现鞭毛与空洞,以及细胞「自嗜」现象,并放慢生长速度。

关于细胞自嗜,清大生命科学院副教授张壮荣解释,环境不好时,细胞会启动自嗜机制,回收所有可用资源、对抗恶劣的生存条件,而粒线体作为细胞生产能量的重要胞器,为了避免在自嗜过程中被摧毁,会发生团聚的现象,并融合成大型、长条状的粒线体,某种程度上提升其功能,也避免遭到摧毁,在酸性条件下的癌细胞中也同样发生此过程。

但在经过一年后,张文祥指出,癌细胞的外观会恢复成接近原本的样子,但粒线体会集中在细胞外圈,推测是为了向外扩散做的准备,此时移动能力更强、更恶劣、更容易转移,虽不同癌细胞株的适应机转可能有所不同,但必是大同小异的,癌细胞适应酸性条件的能力相当惊人,每转移进入新的组织、器官,癌细胞可能就要重复一次适应过程,「这个层面来说,癌细胞是个可敬的对手」。

张文祥指出,癌细胞需要代谢才有产物,让癌细胞在代谢上出问题、无法适应,「阻断癌细胞适应机转」、「改变原本的环境压力,使癌细胞变得更难适应与生存」是未来可以尝试的方向,能否成功,持保留态度,但这并不是靠坊间所传「碱性饮食」能做到的事。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7旬妇走路「感觉有东西掉下来」 掷筊才肯就医!竟是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