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机车交通事故众多,每年造成超过1500人死亡,受害者多为工作中的20至40多岁的民众,即使幸运保下性命,也可能因为车祸重伤而卧床休养,其中「胫骨平台骨折」更会造成受害者承接下肢重要关节受损、需卧床6到12周。

詹益圣解释,膝关节由上方的大腿骨(股骨)与下方的小腿骨(胫骨)组成,胫骨关节则是胫骨承接股骨的平台面,在膝关节受到高速、激烈撞击伤害下,可能会发生「胫骨平台骨折」,因为周边尚有相当复杂的肌肉、神经、韧带、软骨结构,再加上关节面受到粉碎性破坏,可说是最棘手的骨折之一。

 

基隆长庚副院长詹益圣(中)。林志怡摄
基隆长庚副院长詹益圣(中)。林志怡摄

针对胫骨平台骨折,詹益圣表示,股骨相对于胫骨更加坚硬,受到巨大外力冲击下,股骨冲撞可能导致胫骨破碎、凹陷,患部也会严重肿胀,提高治疗难度,在传统手术下,需要产生更大的手术切口,术后感染、变形、关节炎机率达50%,且胫骨平台骨折有72%会合并的严重软组织损伤,但传统手术无法处理这类伤害。

此外,传统手术下,没能精准修复的陷落关节面,后续还可能出现畸形愈合、骨缺损、膝关节内翻或外翻、膝关节不稳定的情况,詹益圣说,因为关节处不当受力,患者除了出现跛行、外观不佳外,软骨组织也会持续遭到磨损,想进行二次手术难度极高,需要移除原本的固定材质,凿开畸形愈合处,才能重新将骨折复位到原本的关节面,再重新固定。

膝关节手术使用的骨板。林志怡摄
膝关节手术使用的骨板。林志怡摄

詹益圣表示,为克服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困境,先前与台科大高速3D列印研究中心团队合作,针对膝关节置换、截骨与固定手术经验,发展出可提供手术前、中、后期的精准定位与导引技术,透过3D列印技术,制作一次性手术引导板,提高固定钢板的装设精准度,再加上膝关节镜手术技术,伤口最小化、准度最大化。

结合膝关节镜与3D列印的导板协助,詹益圣说,病人术后即可行走,后续都能重返工作岗位,不过还是要拐杖保护2到3个月,追踪至少2年以上,也提醒民众,若膝关节出现疼痛、肿胀、变形,甚至走路困难,且长达2周未改善,务必提高警觉、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7旬妇走路「感觉有东西掉下来」 掷筊才肯就医!竟是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