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昌表示,当人们谈论环境污染时,噪音问题一向敬陪末座。他举例,垃圾增加、河流变色、珊瑚礁白化、景观遭破坏,视觉上立刻有冲击,容易引发关注,但噪音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水下噪音更难体会,很容易被忽视。中山大学海洋声学实验室1998即启动研究,直到近年西岸开发,濒危的台湾白海豚族群数量不增反减,遭逢保育危机,才逐渐成为核心议题进入大众眼中。
热门新闻:瘦肉精疑云!台中市今收到台糖申请复检公文 交食药署、台中食安处各自化验
《鲸声鲸视必修课》一书中提到,鲸豚是海洋生态食物链中顶级掠食者,分布范围广,食物种类多样,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生物,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的平衡及稳定起著关键的作用。鲸豚倚赖听觉和发声来呼唤同伴,借此产生社交、繁衍后代等行为,若长期遭受水下噪音干扰,轻则累积生理压力,受听力遮蔽影响而失去栖地,改变游动路径、频繁换气,重则造成鲸豚听力阈值的损伤、搁浅或死亡。
魏说,为有效保育鲸豚族群,需要一套科学、准确且可行的水下噪音监测评估工具。《鲸声鲸视必修课》这本工具书以科学研究成果,提出监测评估方法,有助于大众了解鲸豚的生态习性及其对水下噪音的反应,共同思考水下噪音对鲸豚族群的潜在风险,有更积极的作为来减缓影响。
湛翔智表示,25年前跟随魏瑞昌老师开始研究水下噪音,曾调查过船舶、风浪碎波、海洋内波、白海豚及鱼类叫声等各项数据,也曾经参与台美国际合作实验。他指出,我国日渐重视水下噪音防治,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已于112年公布水下噪音指引,但仍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特别是大家对水下噪音问题的认同度。
他花了2年多才写出《鲸声鲸视必修课》,前半部为鲸豚生态调查科普,后半段则可补足台湾近十年来进行环评时,对于水下噪音问题评估与防治的不足处。他从数十份离岸风场开发的环评承诺发现,大多数过程只在乎是否有测量数据,却没有详实地评估影响情况,并追踪累积影响问题,再进一步改善管制方式,盼能有效地保护海洋动物。
魏瑞昌强调,离岸风电让社会大众关注水下噪音问题,然而船舶噪音才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因,由于世界人口快速增加,经济活动频繁,船舶噪音也逐年递增。在各项研究计划的调查成果中可以见到,海洋声景受到人为干扰严重,除了鲸豚外,其他海洋生物如底栖鱼虾、海龟、经济渔获等,也会受水下噪音干扰,像是河口发声鱼类石首鱼会被各种船舶噪音遮蔽。鲸豚栖息在近海海域,其物种丰度减少和族群灭绝速度,意味著近海生态受到威胁,连带影响海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