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医院心身医学科暨精神科主治医师许正典告诉中央社记者,通常长假症候群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预期放假症候群」,因快要放假,工作心不在焉,作息开始混乱。

第2阶段是「连假症候群」,在过年期间,因为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压抑很久,报复性游玩、每天熬夜,再加上与亲戚密切接触、过度关心,可能出现焦虑等情绪。

第3阶段才是「收假症候群」,许正典表示,这样的状况可能会从假期剩1/3左右开始,会感伤假期过好快,也被称为「乐不思蜀症候群」,上班后开始提不起劲、忧郁、睡眠障碍,甚至可能因为自律神经失调,出现肠胃急躁症等肠胃不适现象。

避免收假症候群其实很简单,许正典分享,在经历过连假的躁动、乱动、过动之后,可以使用「四动」原则,按部就班,找回日常节奏性、日夜作息规律,恢复上班、学习状态。

他说,春节10天连假,可以从假期倒数3天开始,第1个「动」是运动,是非常有效的心灵调节剂。

第2个「动」则是进行休闲嗜好活动,许正典建议,以 静态活动为主,比如写字、阅读、听音乐等,将浮躁的心可以慢慢平静,也可以整理假期出游照片、影片,分享生活,透过回顾纪录,让自己对放假产生满足感、庆幸感,可以有效降低收假失落。


许正典进一步提到,第3个「动」是劳动,建议趁著假期尾声,收拾房间、完成家务,整顿生活空间,是有效的收心方法;第4个「动」则为互动,可以主动联系自律感好的亲友,请教收假方法。

振兴医院身心医学科主任陈丽淇也说,当作息出现「时差」,掌握生活节奏,尤其将睡眠调整至和平时一样,很快就能调整状态,若透过自我觉察,发现身体状态与几个月前或几周前不太一样,状态不对了,看医师是其中一条可寻求协助的路,但其实再给自己多几天休假,也是可以的。(中央社)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开工不忧郁!麦当劳买1送1、必胜客大比萨199元 多项优惠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