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正式来临,国民健康署吴昭军署长特别提醒民众,外出活动时要注意避免或减少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并谨记预防热伤害的三个关键字:「凉、补、心」。特别对于热伤害的六大高风险族群(包括婴幼童、65岁以上长者、慢性病患者、户外工作者、运动员以及体重过重者),更应该格外留心。高温带来的热伤害对身体健康影响深远。

在夏日炎热的气候下,热伤害的风险倍增,各界应该加倍警惕,特别是对于易受影响的族群,应该更加注意防护措施,以保障身体健康。

推荐新闻:太快出来真的好崩溃!医分享3原因、3治疗方式挽救「性福」

预防热伤害3字诀:
保持「凉」爽:

衣著:穿著轻便、浅色、宽松、透气及抗UV的衣服;户外活动者,可依个人需求,适度选用防晒用具,且能具有散热效果。

避免阳光直射:在室内,窗户加装遮光窗帘,并关掉非必要的灯和电器设备,以减少产生更多的热;在车内,勿将幼童及宠物单独留在车上,不论车内有无空调,都有一定的危险性 。

加强散热:增加环境空气流通、洒水降温或加强通风设施及采用空气调节器等方式。

适当休息场所:尽可能待在室内凉爽、通风或有适当空调的地方;若是在户外工作者雇主应提供适当休息场所,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以降低热伤害的发生。

「补」充分水分:
定时补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补充水分,且保持每天喝至少2,000㏄白开水的好习惯,另外,可依活动强度、身体状况、气候环境等而适度调整,但患有疾病或经医嘱须限制饮水量者,则不包括在上述的补充水分建议原则。

补充电解质:若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活动或工作者,身体势必流失大量的水分及电解质,这时候就需要适度补充含有电解质(盐分)的液体,避免脱水、热痉挛、无力、头晕、抽筋等状况;另,有盐分摄取限制者,应遵循医师的相关建议。

避免乱补充:切勿选择补充含酒精、咖啡因及大量糖分的饮料,以免身体流失更多水分。

提高警觉「心」:
留心气象预报:留意中央气象署所发布的高温警讯,婴幼童及长者避免于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建议行走于阴凉处及注意防晒措施。

注意身心状况:户外活动者、运动员等,应随时留意自己及身边友人的身体状况,如体温升高、皮肤干热变红、心跳加速,请尽快休息并补充水分。

紧急送医治疗:如出现无法流汗、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神智混乱、抽筋、昏迷等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的环境,并设法降低体温(例如松脱衣物、用水擦拭身体或搧风等);必要时,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的协助。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下午12县市大雨特报来袭 本周午后阵雨下到「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