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总统赖清德今天正式就任、与前总统蔡英文交接。回顾蔡政府过去8年执政,不仅著手年金改革、调升基本工资等,在居住正义方面也推出社会住宅、囤房税、租金补贴等措施。然而随赖清德上任,民进党将再继续执政4年,赖清德面临的挑战如何处理,也恐影响2026大选。

新正、副总统赖清德(左)与萧美琴。美联社资料照片
新正、副总统赖清德(左)与萧美琴。美联社资料照片

在蔡政府近卸任时,桃园、高雄等地都发生无预警多户停电事件,引发在野党批评「缺电」,并借此要求政府重启核电;而传出赖清德一开始相中的阁揆人选、和硕集团董事长童子贤也建议政府考虑延役核二、核三,并导入新核电技术。不过民进党仍定调要先有核安、核废料储存与社会共识等三前提才能接续往下讨论。

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王宏仁接受《壹苹》电访表示,虽目前政府强调未来用电无虞,不过目前社会上的确有些讨论,例如新核电技术、有无办法凝聚共识。如果未来要把发展重心放在半导体、AI等产业,且又在台积电等大厂在不断扩厂的情况下,想必能源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前总统蔡英文(左)、总统赖清德(右)正式交接。北市摄影记者联谊会提供
前总统蔡英文(左)、总统赖清德(右)正式交接。北市摄影记者联谊会提供

能源议题棘手!赖政府前2年应直面核能 面对通膨别只调升基本工资

王宏仁认为,全世界都有同样有缺能源的情形,而如何解除民众忧虑部分并尽速处理并凝聚社会共识,这是未来新政府首要面对的任务。虽民进党内部有些声音会对核能有负面想法,但新政府不要避讳讨论核能,这在欧洲国家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争议就不去思考,「这并不是立场的发夹弯」。

王宏仁表示,既然社会上如童子贤都有观察到国际使用核能的新趋势,科技可以解决顾虑的部分,但可能要耗费更高成本,才能买到相对安全的核能机组等,但这可以讨论,因此可以开公听会或跨党派的国是会议平台,让更多人参与、让政府相关人士听到意见,并主动对外提出综合考量后是否运用核能的原因;他认为至少赖政府执政的前2年可以先做这件事。

真理大学人文与资讯学系助理教授陈俐甫说,在总统蔡英文的任内,台股涨得最多,不过现在已经在高点了,赖清德就任后要往上涨也困难,不过维持在高点没有问题。在企业部分,蔡英文对台商很温柔,在中美冲突时,蔡英文并没有限制台商卖关键的东西给中国,只是单方面接受台商回台,从赖清德任用郭智辉,展现对企业家更温柔体贴,甚至郭智辉说要延役核电厂,这都是用电大户的大企业在期待的,大企业都希望在过渡到绿电前,用比较便宜的电。

第二就是中国硬著陆,台商大幅撤厂回到台湾设厂,正是因为台湾经济太好才会电不足,「经济萧条时电都用不完」,台商也到欧洲、日本等地设厂,所有厂商串连起来,台湾经济一定往好的方向走。第三就是要如何对左派团体交出「环保成绩单」。总结而言,赖清德要因应经济发展更快所产生的贫富差距问题、环保问题,如要不要坚持非核家园等。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建议政府考虑引进新的核电技术。总统府提供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建议政府考虑引进新的核电技术。总统府提供

在通货膨胀方面,王宏仁提到,虽然目前台湾的通膨表现,没有向有些国家这么差,不过大家还是会觉得东西越来越贵,因此要平抑物价,让人民有感认为物价有受到控制。而调升基本工资当然会有些帮助,让人民的消费力提升,只是如果调升的幅度跟不上物价上涨速度的话效果有限,人民也会觉得钱一下就花掉;而基本工资调升对很多中小企业雇主压力很大,大家当然很乐意接受政府政策照顾劳工,但是当成本增加,就会出现许多消极措施,例如不再雇用新员工、裁员、把价格转嫁到商品等,这单靠加薪可能不够,可能还需要别的方式处理。

至于蔡政府8年所推行的打炒房,王宏仁也说,的确因为一些豪宅税等制度,让大量囤积豪宅等情况有减缓效果,但可能对有些有钱人来说,本来就没有差别。虽然政府已推动社会住宅,还是有些年轻人想买地段比较好的房屋,或是其他房屋需求还是会买不起,房价还是偏高,且不只台北,高雄、台南、嘉义等地的房价也在涨。

王宏仁坦言,这有点两难,房价上涨有时候对抽很多税,对地方政府的税收有助益,也对地区开发有某种程度的有利,但是过去政府打房有效果,对建商来说说某些地方的开发也过度了,这可能要做全盘规划,再配合社会住宅,让更多年轻人、小家庭买得起房比较重要。

王宏仁认为,让年轻人或小家庭能买得起房比较重要。资料照
王宏仁认为,让年轻人或小家庭能买得起房比较重要。资料照

从用人就知! 赖清德执政优先选项「搞经济、查弊案」

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张峻豪表示,在经济部分,从赖清德提出的内阁团队,不但有几位无党籍人士,也出现过往不曾在内阁团队中看到的半导体菁英、AI专家,这相当程度凸显上任后,相较于两岸、外交、国防,一定会在经济议题上立刻让选民有感,以提升民意支持度与执政正当性。

除了经济,内阁团队中也看到一个亮点,就是新任法务部长郑铭谦过去办过很多政治大案,透过司法体系做打贪腐、查过往党内的弊案问题,也是有地大的可能,因为可以快速让民众有感。从赖清德接任民进党主席就很快做排黑条款,或是赖过去在台南市长任内,甚至不惜得罪同党议员,去取消议员小型工程补助款,这些都得到民意很大的回馈。赖清德在这部分满大刀阔斧的,这跟他作为少数总统来说,做这些事情对来说就更有必要性。

此外,张峻豪认为,缺电问题让民众很有感,国会朝野把此议题拉的非常对立,能源也是赖清德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不过会不会放在优先,「我个人认为不会马上看到。」

两岸关系是否「转守为攻」? 重建两岸沟通管道可期

王宏仁说,对于台湾来说,两岸关系困难在于「可以操控的部分太少」,在前总统蔡英文的任内坚持两岸没有改变现状,所以在此前提下,跟中国较「detach(分离)」,中方就做自己的,台湾就只能防守,就好像两边如果没沟通也没关系。但是现在新政府必须要面临的是,对对岸的策略为何?在不改变现状的前提下,是选择要用主动还是被动的方式。

若要谈到主动,王宏仁指出,全世界都在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因此可能要持续下降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度,免得被绑架,这其中也包括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处理,可能要有心理准备,ECFA有可能被中国作为工具时,我们有无其他备案,因此这也牵涉到台湾的产业转型。

王宏仁提到,第二是中国希望台湾接受他们的政治前提,但是我方希望对等谈判的情况下,要如何接招?例如对岸片面宣布福建居民可到马祖观光,我们最后有没有准备好接受全面开放观光,总不能一直坚持某些东西又没策略,这要寻求解套。

第三是要透过半官方性质的单位,特别是海基会在过去8年,还是有持续针对台人在中国大陆遭遇的紧急救难事宜做协助,不过对岸的态度比较消极,所以在海基会这个层次先恢复双边交流,这也是接下来4年需要解决的部分。因为这也是帮助台商、台湾学生在中国大陆的生命安全保障,甚至有人被抓的话要怎么利用公权力处理,必须要建立管道。

新任海基会董事长郑文灿。行政院提供
新任海基会董事长郑文灿。行政院提供

而张峻豪表示,赖清德在两岸外交上延续蔡英文路线「求稳」,而现在的美中台局势,三方都不会有太过积极的作为,因为美国即将面临大选,中国内部也有很多问题,也可以预期在520演说中,就两岸政策不太会有更积极的论述,或改变过去蔡英文执政时的做法。也许再等1年后,看美国选举时前总统川普是否选上,有更多不可预测性发生后,在此部分才会有变化。

至于在两岸方面,张峻豪提到,对岸也在看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再决定对台基调,从中共两会后,中共并没有对台政策上有更积极、激进的看法,他认为在美国选举前,赖清德还是会保持过去的基调,不排斥与对岸交流,但是是前提中共愿不愿意,这要看对岸的态度。

陈俐甫表示,目前赖清德的国安团队明显不会超越蔡英文路线,不过蔡英文并没有接受马英九所创造的九二共识、一中架构前提,所以中国立即停止交流、拒绝海基会、海峡会通道,也将希望给予蓝白接轨马英九路线,不过蓝白却失败了。对中国来说,两岸越不接触、人民的心就越没有中国,因此在赖清德上任后迎来两岸新局,中国也有机会可以与台湾重新谈判。

陈俐甫分析,对岸也在等赖清德的520就职谈话,会不会比小英对中国更积极、柔软一点,他也预测,赖对两岸的谈话可能不对超过蔡英文,甚至讲的比蔡英文还少,因为美方不希望改变现状,若赖清德多讲就是改变,因此两岸应不会有新奇的东西,先恢复两会沟通比较要紧。

另一方面,中国也希望自己在被国际认为是「麻烦制造者」的角色下获得纾解,只要中国一直在乱台海,在国际上都会被指责,因此中国近日积极恢复与美热线、与西方接触等。而美国总统选举将近,前总统川普可能当选,意味著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好日子没几个月了」,习必须争取国际对中态度的转变,才能实行对川普的孤立。他也直言「习近平很期待跟赖清德谈」,赖都给台阶了,如果不下,就坐实了「国际坏孩子」的名声。

美国前总统川普将争取参选后任总统,牵动美中台关系。美联社
美国前总统川普将争取参选后任总统,牵动美中台关系。美联社

此外,针对未来陆委会、海基会的互动合作,王宏仁也提到,海基会前董事长李大维的作风较循规蹈矩,类似于传统官僚,不过新接任的董事长郑文灿是选举出身、做过民意代表,因此比较会注意人民的需求、擅长沟通,本来大家都说海基会是冷衙门,但是郑文灿可以让海基会活络起来,再加上郑文灿的政治生涯未完,因此可以郑在任内可以有较积极的作为,而新任陆委会主委邱垂正也与郑文灿同属一个派系,他们未来应搭配的很好,比较不会是各自为政的状况。

文人部长改革先遇一难题 未来应提升全民国防意识

王宏仁说,国防部找了顾立雄接任部长,看来是希望透过非军系力量去做国防改革,但是会面临到一个难题,就是包括陆海空战力协调、军购、战区统合等,无论要做什么改革,要如何面对军方消极的抵抗?有没有准备好面对抵制?

接著是与美方的合作,王宏仁指出,目前看来,台湾在跟美国的合作上已经相当紧密,但是跟其他周边国家在军事情报分享的部分能不能更加整合;第三是推动国防预算的提升,这就要跟在野党协调出共识,台湾现在的国防预算对美国来说太低,从军事角度评估,将来需要面对中共不对称作战的能力,还是需要很多事先准备,至少要提升到GDP的3%以上。

王宏仁也提到,第四是国人的对国防安全意识还是薄弱,有很多人不想当兵当一年、也有部分人认为全民国防跟他们无关,大家在心态上尚未准备好。因此国防部在将来内部改革的同时,也要推动台湾的国防全民教育,让大家学习到真正暂时的应变措施,这还要与教育部、民间单位等各单位协调、共同努力。

陈俐甫表示,赖清德起用文人部长,也就是接轨前总统陈水扁时代的目标。蔡英文作风保守,任命的国防部长都是国民党籍的,「把国防交给国民党」,认为如果不如此,军方就会不忠诚,可能有军事叛变危险。不过蔡英文此做法也有风险,如日前冯世宽在记者会上说自己是投给朱立伦,蔡英文还笑笑说「没关系,你就是要跟著我」,幸好冯世宽是个君子,要是遇到夏瀛洲、吴思怀那种的人怎么办?

陈俐甫分析,蔡英文对国防现代化的贡献很大,如完成勇鹰教练机换装、打造第一艘潜舰、与美国购买如海马士长程火箭等新式武器、大幅提高现役军人待遇等,但是蔡英文没解决的是「军队国家化」,现在赖清德就是在处理这个问题,让做过党产会主委的顾立雄出任国防部长,就是法治的象征,军队应该回到法律管理,而不是回到黄埔军校几期的权威性管理。民主国家都是文人国防部长,军人不能要胁政府,只能作战、不能决定国家是否要打仗。

陈俐甫说,赖清德愿意让顾立雄任国防部长,也是因为美国支持,且美军现在已直接在台湾,也改变台湾的军事训练与组织,因此现在前线作战已经不用考虑那些国民党的将军,第一线武装人员都已经在地化,起用文人部长「时机已到」。而赖清德面对军队另一个要解的问题,就是要如何形塑国军文化,若不处理,都唤不起台湾人「当兵的使命感」并建立军队效忠,「搞不好号召五月天粉丝为五月天而战,还比较多人会去」,先解决了效忠问题,才能跟美国换取更多能够与中国抗衡的武器。

新任国防部长顾立雄如何推动国防改革受瞩。资料照片 庄宗达摄
新任国防部长顾立雄如何推动国防改革受瞩。资料照片 庄宗达摄

张峻豪则说,赖清德的国安团队延用蔡英文人马,影响不会太大,其实国防、两岸、外交属于总统专属权力,虽然这些前朝官员看起来是在延续蔡英文路线,但将来赖清德在这些议题会有哪些主动看法,阁员仍会以执行赖清德意志为主。赖清德是中华民国民主史上第一位做过行政院长的总统,所以,以赖过往在行政院的1年4个月经历,相信他有很多行政经验,也会投射到将来去跟内阁阁员的互动上。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壹苹10点强打|黄仁勋来台组4兆男人帮!大佬交流看3大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