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籍阮性男子冲淡水河「投诚」一事,海委会主委管碧玲今天上午于立法院受访表示,要向往台湾的民主生活、要投奔自由的这种说辞经常会碰到,「我们不会相信,而且会朝各方面下去侦查,目前已经在侦查的过程中、有裁定收容」,一切的侦查会继续的进行。

管碧玲指出,海巡署对外的说明指出有一路监控,可大家纳闷的是,为什么一路监控,可是却是等到人家报案的时候才去抓?因为这中间有一个误判。这艘船在9日,海巡雷达是在6海浬的时候发现的,因为它是一个大概9公尺长的小艇。

管碧玲说,一般雷达是在3海浬之内可以侦测到礁阀或者是小艇;在9海浬内可以侦测到15吨左右的船;在12海浬可以侦测到35吨左右的船。所以这个9公尺长的小艇被侦查到在6海浬,可见就是说雷达的侦测系统没有失灵,所以系统没有失灵,但是是人出了问题。

管碧玲谈及,海巡在10点前后交班,所以前一班跟后一班的雷达的雷操手看到这样的一艘船,根据工作的经验,把它误判为是一艘要返港的我国作业渔船,因为他们认为说,一般如果是要偷渡,多半会是冲岸际,不会往港里面走;而这艘船在6海浬被锁定的时候,它往港的方向在航行;所以雷操手误判的结果,一路把它当作是返港的渔船来监控,所以6海浬的时候就通报了岸际的守望哨,到3海浬、0.5海浬时再度通报,都通报守望哨要随船监控,而且要就近赶快去辨识。

管碧玲表示,可是在3海浬要去辨识的时候,守望哨说因为海上有30艘船、没办法辨识;到0.5海浬时,因为距离还是遥远、速度很快,仍无法辨识。可是到八里守望哨的时候有辨识出不是我们的渔船,岸际守望哨的同仁有失职之处,也就是当八里守望哨通报这艘船的船名特殊、可能不是我们的渔船时,该守望哨的哨兵他没有通报岸际赶快去抓,这中间有30分钟之久的失误。

管碧玲谈到,从此案可知,我们的两道侦监目,一道是雷达、一道是守望哨,系统没有失灵,是人出了问题。我们既有雷操手误判是返港的渔船,也有守望哨的哨兵兄弟,在最后可以应处的30分钟没有负起责任。这件事情负责的干部在第一时间就向她要自行处分,「这一次我有答应,我也下令要予以处分,必须有所警惕」,这件事情也显现,我们的侦监系统在面对中国有可能是有系统性的测试,他们用球泳、小艇、玻璃纤维小船或者扇板船在冲岸际、在测试我们的海防的时候,我们的防守能力在这个部分确实要面对。

管碧玲说,海委会目前也有中长期计划在面对这样的状况,因为以去年到今年总共有18个案例,这其中有一半以上我们都有抓到;可是也有将近一半的案例,是必须要结合渔船和人民的报案才能够破案,此案例是属于完全失守的一个案例。

管碧玲也提到,未来很希望除了雷达外,像这么关键性需要守护的场域,我们需要增加更多的科技辅勤,因为雷达只有一个光点,因此这一次会误判;如果是热显像会有影像、会减少误判的机会,如果我们的渔船有AIS,也会减少误判的机会,不过现在渔船的AIS是建议、不是强制要安装。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新青安贷款引包租公、人头户乱象 内政部:建议不宜再加码补贴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