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苹》记者追查,该地建商就是业界称「都更教父」的巧洋实业董座张敏雄进行中的最新都更作品之一。巧洋和4名私地主仅持份5%、约66坪土地,却能整并逾1500坪国有地,能盖总销逾百亿的大楼,而拥有95%土地的国有财产署只能分回47%房地。
这高招手法全是房地产业界以都更案出名的巧洋实业所为。靠著都更条例旧法中,循著「公有地得配合都更」的规定,「以小面积私有地吃大面积公有地」手法取得不少都更案。曾有案件遭附近无法参与都更的住户抗议,但因是「不合理却合法」的条款,一路也能过关。
北市都更第一人
巧洋实业前身为双雄建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成立,董事长张敏雄,1993年北市府开放民间自办都更后,张成立巧洋实业,是北市第一个投入都更的业者,锁定内湖老旧眷村,包括「大湖优境」、「大湖仙境」、「大湖春天」等案,都出自其手笔,时任北市长的马英九还曾赞扬「前有张敏雄,后有林敏雄」,业界也称他和林敏雄、赵藤雄为「房地业三雄」。
5%并掉95%
此次爆出争议的是「中正区永昌段六小段96地号等11笔土地」都更案,包括汀州路一段与莒光路口旁的厦安里小公园,也在范围内,共计1600余坪,土地产权7人,其中高达1537坪为公有地,占比95.89%;其余4.11%私有地,约66坪,其中建商所属产权仅30余坪,就将大片国有地并入都更范围。
该案事业计划于2007年核定,当年估计更新后价值约47.32亿,因公部门变更设计、都更法规修法,都更方式从协议合建改为权利变换,至今未通过审议,但该案历经15年,都更价值已翻倍成长,逼近百亿元。
公有地强制都更
北市都更处表示,该公园为建地,早期有很多占建物,拆除后绿美化,由里长代为管理;该案为早年核定的都更案,适用于早期的《都更条例》,「公有土地没有比例大小问题,一律参与都更。」
直到2019年《都更条例》修法后,1650平方米(约500坪)、公有土地过半的公有土地,需由政府主导更新开发,「但该都更案事业计划在修法前报核,不适用于新法,建商小基地并入大公有地,并不违法。」
住户拒绿地铲平
记者实际走访,公园树木高耸,绿意盎然,有长辈在林荫下乘凉休憩,至于占比少数的私有地,则集中于大埔街25巷与汀州路一段口,现为2、3栋的矮旧平房。
投诉人告诉《壹苹》,公园是居民运动的场所,老树经市府列管,若都更被铲除相当可惜,更质疑「建商仅有个位数比例的私有地,却将9成以上公有地并入都更」,有违公平正义,近期举行公听会时,约有一半住户拒绝绿地都更。
争议手段非首例
记者调查,这也非巧洋实业首度爆发争议,位于台北市松山机场旁的忠诚新村都更案,张敏雄先后购入两小块共82.2坪的畸零地,却可开发1499.6坪国有地,并将每坪逾120万元的豪宅,以小并大,创造百亿利益。
「张敏雄小并大法手闻名都更市场」,业内人士指出,1993年北市府刚开放民间自办都更,「各个建商还搞不清处状况,他就跳下来做这一块」,其一贯手法就是买边角或中间小块地,成改建案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或者以此成为都更实施者,吃掉大片的国有地。
未违法业者赚翻
「国产署是吃了闷亏也不吭声。」该人士评论,此案未违法,「只能说巧洋抢得先机。」
他表示,业界和地主谈都更,无论是合建或权利变换,比例分配通常是四六或三七,「因为土地价值高,地主一定拿大头」,即便近年营造成本飙涨,也远远不及土地价值,遑论本案位于北市蛋黄区,房价站稳8、9字头,拥有95%土地的国产署却只能分回47%房地,他感叹:「国产署大亏、巧洋赚翻。」
盼都审委员把关
目前全案还在权利变换计划,将按房地所有权人、实施者、出资者等,按照投入资金、成本,分配更新后的房地或权利金,并经由主管机关、专家学者等所组成的都更审议会核定。该人士呼吁审查委员发挥专业良心,提高国产署分回房地比例,达到真正的居住正义。
国产署回应,将分回社宅,交由市府规划,并不违反都更公益精神。
巧洋:一切依法
巧洋实业副总叶文德则强调,早期政府鼓励公有地参与都更,故公司瞄准公有地整并都更,减少与大批地主整合的时间,加速都更进程,一切按照相关作业规则进行。
政治大学地政系教授徐世荣指出,早期都更旧法规定公有土地一律参与都更,成为建商的「走后门条款」,小并大案例层出不穷,但即便法规修正,都更仍沦为建筑物改建,只是「让土地拥有者或建商拿到更多利益。」
他认为,政府应建立完整的都市更新计划,让民众参与并改善其居住环境,才是都更的真谛,而非仅是都市单元更新,沦为既得利益者牟利的工具。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