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提出12点对俄乌战争的立场,被美国及欧盟视为表面工夫,同时美国也释出情资指北京可能援俄致命性武器,令中国的真实角色更受关注。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安全与防卫次级委员会(Subcommittee on Security and Defence)周三邀专家举行公听会,探讨中俄军事合作及影响。

该委员会主席洛瓦索(Nathalie Loiseau)首先指出,2014年俄罗斯入侵克里米亚(Crimea)以来,中俄军事交流愈来愈密切,包括去年9月联合军事演习还扩大到白俄罗斯及印度也参与,对欧盟安全带来疑虑。

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的中国国防政策与军事现代化高级研究员温玫雅(Meia Nouwens)表示,目前从公开管道尚无法取得中国援助俄国武器的证据,但两国从武器贸易到科技研发、演习、混合战等军事领域早有密切往来。

例如2017至2021年中国战机有54%来自俄国,2003到2022年中俄联合军演有半数集中发生在过去7年,尤其在南海及印太区域。她认为这些军演使中国能从更有战争经验的俄国学习,而且中国逐渐在联合军演中扮演更多主导角色。

此外中俄在太空、早期预警系统等领域的研发有合作,两国国营媒体签有内容分享协议,利于彼此协作不实讯息的资讯战。温玫雅提醒不只是俄乌战争中看到的中方协助俄国宣传,俄国长期也在帮中国对外操作资讯。

布鲁塞尔荷语自由大学(VUB)安全战略学者培索娃(Eva Pejsova)则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中俄愈走愈近,带来一个更分极化的新时代,「中俄关系比我们想的还要深,不论他们是否有足够互信,当前他们极度需要彼此。」

她并指出,中国日益威胁东亚局势,让日、韩等区域内国家感到不安,也为欧盟带来更多元的安全议题合作伙伴,例如波兰与韩国提高军事合作(按:去年波兰宣布采购1千辆韩国坦克)。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级研究员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也认为中俄之间虽有矛盾和竞争,例如中国从俄国取得制造武器的技术,但现实需求把他们绑在一起。

在西方制裁下,他分析中国除了提供俄国能源等产品出口市场、金融支付系统、军民两用产品零组件和科技产品,俄国资深官员并相信中国愈强大对俄国愈有利,因为可拉下美国。

与会学者都认为北京若公开提供俄国武器,将违反中国不介入他国内政的长期外交原则,也会伤害中国目前极力想塑造的调停者形象。但培索娃与加布耶夫都认为,让美国分心处理俄乌战争对中国有很大好处。 「中国在印太地区会更有余裕,军事、经济等更有发展空间,」培索娃说。

加布耶夫说:「中国会期待两方胶著,战争持续几年,乌克兰不会获胜但仍维持为一个主权国家。」他也指出中俄间的军火交易难以追查,不仅双方会极力隐藏,且交易使用人民币、中俄边界又如此长,无需经由他国。

综合专家意见看来,表面提倡和平、暗地确保俄国军事挺得住,可能最符合中国战略利益。

北京端出一个空泛口惠的和平立场,在加布耶夫看来,对南半球国家和其他开发中国家很有宣传效果,「中国把自己放在一个唯一拿出和平计划的大国位置」。

因此,他认为揭露中国可能军援俄国的情报,包括中国企业提供关键零组件给俄国,非常有助于反制中国的论述。(中央社)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主帅无能害死三军!作战不力前线挫败 乌东部队司令遭泽连斯基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