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关村产业升级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田国强指出,历史证明,如果在经济领域让「过左」的观念和做法以「政治正确」的名义登堂入室,对经济的伤害往往很深,对民众信心的打击也最重。

田国强直指,根本问题不解决,经济还是会下行,并指出有3个关键问题是近些年逐渐累积而成:
1.中美两国大国战略重大变化;
2.政府监管和政策变化过多、过频、过急、过激;
3.观念性因素和社会舆论导向发生偏差。

中国山东青岛一间纺织厂。新华社
中国山东青岛一间纺织厂。新华社

在中美两国大国战略重大变化上,他分析,中美两国特别是美国由战略合作转为战略竞争,包含道路之争、制度之争、意识形态之争,以至阵营划分到全方位的竞争,其结果就是导致贸易摩擦常态化。

他说,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封锁、遏制不断加码,贸易保护趋势短期难以逆转,推高了本已高企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以美国、欧洲为主)的不确定性和阵营化,导致站队和产业链外移。

中国福建福州一间制衣工厂。新华社
中国福建福州一间制衣工厂。新华社

在政府监管和政策变化方面,田国强表示,监管过度,叠加共振,市场主体活力下降和预期不足或低下,企业信心不足和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加上疫情多点散发频发,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层层加码,给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冲击,承载了中国绝大部分就业的中小微企业以及服务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大困难。

至于观念性因素和社会舆论导向发生偏差,他指出,反对市场化改革思潮过去10年来逐渐兴起,认为大多问题都是市场化改革造成的,从而否定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否定或歧视民营经济,认为发展民营经济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甚至上纲上线到路线高度。

中国四川广安市,一间电子工厂的生产流水线。新华社
中国四川广安市,一间电子工厂的生产流水线。新华社

他强调,「真要提振民企信心,说太多了都没用,也不能一味地靠没有制度化的随意变化的短期宏观政策,这是治标不治本,更不能靠一味的监管」。如要挽回企业家和外资的信心,重振经济,必须要有关键性举措才行。

他说,归根结底是信心、信任出现了问题。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中央社)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135元就能吃到饱!中国「穷鬼套餐」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