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每年30万人用显影剂
根据健保署资料,我国每年接受电脑断层(CT)造影并使用显影剂者,约有4.3万人,而进行磁振造影(MRI)并使用显影剂人更多达26.2万,且近3年来有持续增加迹象。
此外,健保署统计也显示,近3年来健保检查、检验费用申报点数逐年增加,自2019年的915.7亿点增加到去年的939.1亿点,CT与MRI分别占相关费用申报点数的11%与7.6%,并在去年申报点数分别达到105.8亿点与71.5亿点。
相关新闻:台人狂做造影检查 「超级大户」全年照69次!做CT与MRI年花健保180亿
证实显影剂提高失智机率
台中荣总内科部主任吴明儒说,根据以往统计,台湾每年新增长期透析的洗肾人口约1万人,且第一次透析前2周、曾露暴显影剂的比例高达24%,另有多项研究指出显影剂对肾脏带来的风险,而肾脏病变多与小血管有关,且有研究证实肾脏常伴随脑部小血管伤害,因此推测显影剂除会造成已知的肾脏伤害外,可能也对失智症的发生有影响。
为了解显影剂与失智症关系,吴明儒表示,他和研究团队透过健保资料库进行大数据分析,先收集2001年所有30岁以上、约1100万笔资料,再排除收案前已曝露过显影剂、做过脑部检查、已患失智症、有中风病史的族群,及资料不完整的个案,接著整理出收案后10年内有用过、没用过显影剂者各约146万人,并追踪这2大群人这段期间发生失智症的情形,结果发现,做过显影剂检查者,10年内罹患失智症的机率,会比没做过者高出1.09倍。
血管性失智和显影剂关系更强烈
此外,失智症分为阿兹海默症与血管性失智症,后者与显影剂的关系更强烈,这项研究发现,若曾有显影剂暴露,血管性失智的发生率会比未暴露者超出3.66倍。血管性失智和显影剂关系更强烈。
吴明儒说明,显影剂造成失智症发生,可能是其让血液变得更黏稠,进而提高血栓形成机率,且显影剂对于部分血管具有毒性,因此有潜在小血管问题者,使用显影剂后更易受伤,这也和血管性失智的学理一致。
另吴明儒提到,有放射科医师进行脑部检查时发现,部分病人使用显影剂后,脑部会有显影剂渗透的情况,但照理来说,脑部受到「血脑屏障」保护,不应有此现象,推测可能是病患先前已有脑部受伤或其他原因,导致血脑屏障不够完整,这时若又让显影剂直接影响脑部,才造成失智病风险上升。
新型显影剂仍会提高失智风险
针对年龄相关风险分析,吴明儒说,全台约30万人患失智症,其中阿兹海默症约占54%、血管性失智症23%,其他约10%是混合因素,而在没有暴露显影剂的族群中,30至49岁失智症发生机率为0.01%、65到74岁为0.85%,有显影剂暴露的族群则分别是0.09%与4.55%,虽整体发生率不高,但数据显示,年轻时若用过显影剂,带来的失智风险还高于老年才用显影剂。
对于显影剂的使用,吴明儒强调,现在临床使用的显影剂已较早年进步许多,大多是等渗透压、非含碘显影剂,但仍会提高失智症风险。
多喝水、多排泄自保
不过吴明儒也强调,民众不必恐慌,最重要的是做好使用前、后的保护措施,使用前多喝水、使用后多排泄,减少显影剂在体内的残留时间,并和医师多沟通、了解有无检查必要,若有替代方案,就不急著做显影剂检查。
吴明儒呼吁,所有医师都应注意显影剂的使用风险,除已知对肾脏、脑部副作用外,还要注意老年失智的可能性,也建议所有医疗系统对显影剂使用抱持更严谨态度,未来若有更好的材质协助诊断,也希望能提供给病人使用。
健保署长李伯璋坦言,相关费用对于健保来说是非常沈重的负担,且近期检验资料发现,有病人甚至一年做了69次的电脑断层,平均每周做超过一次,过多的辐射曝露更可能加重影响病患健康,也消耗大量健保资源,连带恐导致其他医疗行为无法取得合理给付,是亟须检讨的问题,盼疫情趋缓后尽快落实部分负担、使用者付费的措施。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