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荣总今(3/7)上午召开记者会说明天疱疮,北荣皮肤部主任陈志强解释,这是老人常见的自体免疫疾病之一,会出现皮肤搔痒、水疱、破皮等症状,需长期使用口服类固醇或免疫抑制药,严重时会常住院用药并照护伤口,不只造成家人沈重负担,病人生活品质也大受影响,如控制不佳,甚至会造成严重感染或死亡。

北荣皮肤部光化学治疗科主任吴贞宜说明,类天疱疮常发生在卧床的老人,病灶多在腋下、胯下等皮肤皱折处,且个案多伴随多重慢性病,或失智、中风、巴金森氏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透过2007至2018年健保资料库统计,台湾每年新发个案约1000人,而随人口老化,近10年来罹病人数增加2倍以上。

类天疱疮病灶多在腋下、胯下等皮肤皱折处。北荣提供
类天疱疮病灶多在腋下、胯下等皮肤皱折处。北荣提供

吴贞宜接著提到,类天疱疮患者会增加静脉栓筛风险,治疗的类固醇使用量,也与感染率呈正相关,北荣曾收治1名69岁男性患者,皮肤出现搔痒红疹,也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破皮,共住院2次。

此外,吴贞宜指出,该个案除口服类固醇,也使用免疫抑制药控制水疱产生,且过程中发现个案合并糖尿病,正在使用二肽基肽酶-抑制剂(DPP4 inhibitor),这会增加类天疱疮风险,与新陈代谢科医师讨论后更换用药,已持续追踪5年,目前病况控制稳定,口服类固醇已降至最低剂量,仅需每3个月回诊即可。

北荣曾收治1名69岁男性患者,皮肤出现搔痒红疹、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破皮。北荣提供
北荣曾收治1名69岁男性患者,皮肤出现搔痒红疹、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破皮。北荣提供

不过,除了该名年长个案,吴贞宜也提到,先前有名年约40岁的女性脑癌个案,虽不属于类天疱疮好发年纪,但因癌细胞转移,皮肤也出现红疹、紧实水疱,陆续做了切片治疗、类固醇控制,最后仍不幸离世。

针对脑癌与类天疱疮的关系,陈志强表示,目前确切机转未知,不过推测可能和「血脑屏障」崩溃有关,因其会让抗原释出到血液,导致体内免疫细胞误认是侵入物而攻击,而矫正死因后发现,脑癌患者爆发类天疱疮的风险也高达2倍。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5/19口罩令解除 疾管署吁「6情况」要注意:免疫力低下者赴医建议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