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荣总感染科医师黄祥芬指出,免疫力低下、抵抗力较差的人容易感染霉菌,如癌症病友或血液肿瘤科患者,而新冠病毒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因此相较于一般人,新冠确诊也较容易出现霉菌感染。如,而当病灶范围太大、无法手术切除,或未能快速正确诊断并用药治疗,死亡率将高达4至5成。
北荣收治一名60多岁罹患B细胞淋巴癌妇人,去年化疗后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免疫力也变差,检查时发现左下肺叶二分之一、大小约5至7公分疑似有霉菌感染病灶,病理切片结果为「丝状霉菌」,但抗霉菌药物治疗后效果有限,安排痰液微生物培养却是「白色念珠菌」,为确认诊断精准用药,最后以「基因序列」检测,证实为「白霉菌」。
黄祥芬说,白霉菌为「丝状霉菌」的一种,相较于白色念珠菌,治疗上较困难。医师评估左肺叶感染范围太大,切除病灶可能导致残存的肺功能不足,加上病人与家属也不愿意开刀,即安排使用「喷雾吸入性」与「口服」2种强效抗霉菌药物治疗,自2021年12月治疗迄今近一年,终于成功歼灭白霉菌,且病情稳定控制、未再复发。
「正确快速鉴定霉菌感染的类型及菌种,了解是否有抗药性,为感染症精准治疗首要之务」,黄祥芬表示,临床致病性霉菌高达10万种以上,鉴定及治疗相当棘手,以霉菌感染症为例,传统菌种鉴定多以「微生物培养」及「病理组织切片」为主,但霉菌感染不易透过痰液或组织切片培养出来,病理切片只能观察外观组织,无法确认霉菌菌种。
随著个人化精准医疗时代来临,黄祥芬指出,利用「快速PCR(基因鉴定)」或「基因片段定序」、「抗药性基因突变位点」、「全基因定序」等多元鉴定方法比对感染菌种,让医师就像神探一样,可及时正确诊断、精准用药,且基因定序不止用于肺部感染,也已运用于「鼻窦」及「脑部」霉菌诊断治疗。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