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族千辛万苦只解出「羊便便」 医:修复肠黏膜靠3食力
长期便秘族共同的痛,即使顺利排便,总像一颗颗羊便便,医师提醒原因可能是没修复肠黏膜,除了靠益生菌支持黏膜细胞修复,减少精致加工食品、注意三餐营养均衡也是关键。
长期便秘族共同的痛,即使顺利排便,总像一颗颗羊便便,医师提醒原因可能是没修复肠黏膜,除了靠益生菌支持黏膜细胞修复,减少精致加工食品、注意三餐营养均衡也是关键。
【记者黄泓哲/综合报导】肠癌去年夺走6000多位国人性命,血便是可能的征兆之一。大肠直肠外科医师钟云霓指出,大便带血可能是痔疮、肛裂甚至是大肠癌的警讯。若平时排便顺畅,但突然出现血便且伴随频繁腹泻,完全没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感,「这个怪怪的」,可能存在恶性肿瘤的风险,应立刻就医。
【李芷妤/台北报导】7岁陈小弟长期便秘,排便像一颗一颗羊便便,即便尽量避开可能过敏原,肠胃不适症状始终没缓解,甚至对更多食物过敏。医师指出,陈小弟是因为肠黏膜受损形成肠漏症,所以无法阻止过敏原、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渗透进血液中,甚至因为屏障大开,过敏原越来越多。
【吴坤芝/综合报导】大肠癌曾蝉联国人10大癌症首位15年,直到今年才被肺癌挤下,每年逾6000人因大肠癌送命。医师林相宏指出,最近发现越来越多年轻族群有大肠息肉,很多不到45岁,日前一名35岁女子健检,AI大肠镜抓到一个问题仍低估,若遗漏未处理,恐酿「大肠间隔癌」,即使粪便潜血不容易侦测。
每年逾6000人因大肠癌送命,很多人知道肥胖、嗜吃加工肉品、红肉及烧烤食物等是危险因子,医师提醒,其实抽烟也是,烟害会影响肠道功能,提升罹癌风险,吁定期筛检。
【记者林芳如/台北报导】70岁赵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平时饮食不忌口,也不会特别选择低油、高纤食品,后来反复腹痛逾1年,以为肠胃炎自行到药局买药,直到腹痛加剧就医检查,才发现巨大溃疡合并肠黏膜糜烂;医师说,高油、低纤饮食、抽烟、喝酒易发生大肠憩室炎,应多吃蔬果杂粮等高纤食物并多喝水。
【记者林芳如/台北报导】端午佳节三餐都吃粽,小心肠子闹脾气!76岁陈爷爷曾因摄护腺癌接受放射线治疗,副作用让慢性便秘,需长期服用软便剂,陈爷爷曾三天都以粽子代替每餐米饭,导致腹胀疼痛,连续六天都无法排便,吃软便剂也不见改善,急诊检查发现肠阻塞,住院五天才康复。
【记者吴慧芬/高雄报导】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奇怪。大肠直肠外科医师或多或少都有收治过肛门异物案例,取出的物品五花八门,高长大肠直肠科主治医师蔡铠隆行医十多年,从患者体内取出的异物有苹果、柠檬、电池、玻璃瓶、手机,甚至是长达20多公分的水管,得经手术剖开肚子,才一解患者「困境」。
【记者吴慧芬/高雄报导】电池兔广告让人印象深刻。高雄一名30多岁男子到高雄长庚挂急诊,指体内有异物,X光一照,肛门里面竟有颗电池,正当医师在开刀房要为他全身麻醉取出时,他突喊要如厕,接著在厕所里惨叫,医师赶到厕所,原是男子插扫把刺进肛门「抐」(搅拌),虽然「抐」出电池,肠子也因此被「抐」破,引发腹膜炎,男子不但不能免于开刀,还一度命危,差点丧命。
【记者黄子腾/新北报导】新北市30岁王姓男子因从小便秘加上工作长期久坐,某次吃完麻辣锅排便时,发现肛门口出现一颗小肉球,就医检查发现有3度内痔。另1名62岁陈姓女子因心律不整长期服用抗凝血剂,排便时会有鲜血喷出,进行大肠镜检查幸好仅为痔疮。2人至亚东医院进行雷射痔疮消融手术后,因为伤口小、疼痛感低,很快就回复日常生活。
【记者林芳如/台北报导】日本「大胃魔女」菅原初代身材纤细,吃相却很豪迈,去年6月公开罹患大肠癌第4期,近日病逝,享年59岁。医师说,没有科学实证暴饮暴食会提高大肠癌风险,主因还是吃较多红肉、高油脂、加工食物,建议饮食习惯不佳、有家族史者,应提前5年做大肠镜检查。
【记者林志怡/台北报导】国内出现今年第2例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个案,疾管署指出,本案为1999年将该病列入法定传染病后、迄今第4例确诊,致病原为大肠杆菌,可透过动物、患者或被污染的食物传播,呼吁民众落实手部卫生及饮食安全以预防感染。